姚长江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结果尼麦角林组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13±1.71)分vs(6.70±1.55)分,P<0.01],血清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101.6±53.2)ng/L vs(179.3±49.2)ng/L,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改善与血清P物质升高呈正相关(R2=0.746,P<0.01)。结论尼麦角林可能通过上调血清中的P物质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 周凡姚长江
- 关键词:卒中P物质吞咽障碍尼麦角林
- 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癫痫伴抑郁症患者80例,入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HAMD24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癫痫发作频率、HAMD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抗癫痫药物联用可明显改善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癫痫发作,不增加不良反应。
- 朱美娥姚长江
- 关键词:西酞普兰癫痫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