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乃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自由流
  • 4篇光谱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吸收光谱
  • 3篇风洞
  • 2篇一氧化氮浓度
  • 2篇激波
  • 1篇氮分子
  • 1篇镀覆
  • 1篇氧化氮含量
  • 1篇一氧化氮含量
  • 1篇折射率
  • 1篇取样光栅
  • 1篇吸收光谱法
  • 1篇离子浓度
  • 1篇介质膜
  • 1篇激波风洞
  • 1篇激波管
  • 1篇激光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6篇姜乃波
  • 6篇竺乃宜
  • 5篇余西龙
  • 5篇杨乾锁
  • 5篇林贞彬
  • 4篇郭大华
  • 2篇葛学真
  • 1篇张恒利
  • 1篇吴宝根
  • 1篇葛学贞

传媒

  • 3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高...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于高功率激光光束取样的隐埋式反射取样光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功率激光光束取样的隐埋式反射取样光栅:介质膜平面上镀覆6-15层由高折射率介质层和低折射率介质层构成的增反膜,高、低折射率介质层厚度<Image file="00106162.3_AB_00.GIF"...
杨乾锁吴宝根竺乃宜张恒利姜乃波余西龙
文献传递
利用吸收光谱法测量激波风洞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1999年
以空心阴极灯Te 灯作为光源,采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首先在静态条件下,获得了Te 灯的透射光强随一氧化氮压强的变化曲线,计算出一氧化氮对Te 灯214nm 和225 .9nm 两条谱线的吸收系数。根据OMA 拍摄的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喷管出口气流中一氧化氮γ带(A2 + →X2 ∏跃迁) 对Te 灯的吸收光谱。
余西龙杨乾锁姜乃波郭大华葛学真林贞彬竺乃宜
关键词:激波风洞一氧化氮吸收光谱自由流
JF-10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自由流的测量和诊断被引量:9
2000年
针对JF-10氢氧爆轰驱动风洞运行的高焓高速状态,采用吸收光谱技术、皮托压力瞬态测量技术、电离探针等的测试方法,测量了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和离子浓度、皮托压力及其沿喷管出口半径方向的分布。并根据以上各项测量结果判断了自由流的非平衡程度。
林贞彬郭大华竺乃宜葛学真余西龙杨乾锁姜乃波
关键词:离子浓度自由流
高焓风洞自由流中一氧化氮含量的诊断
2001年
介绍JF-10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自由流中NO的诊断技术及其实验结果.这里使用的是新研制的紫外波段的动态吸收光谱测量系统.该系统以Te元素空心阴极灯为光源,以OMAIV为探测设备,通过标定,获得一氧化氮 γ带系   对 Te两条谱线214nm和 225nm的吸收特性,得到在 NO低含量时对两条谱线的吸收系数差别很大并呈非线性的特点.利用这两条谱线吸收系数的差值,用“差比法”对新建的高烙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自由流 NO含量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温 8500 K、总压21.6MPa时NO含量甚微,小于 4×1014分子/cm3.这一结果说明该风洞自由流处于化学准平衡状态.
林贞彬葛学贞余西龙竺乃宜姜乃波杨乾锁郭大华
关键词:吸收光谱一氧化氮浓度自由流高焓风洞
爆轰驱动激小风洞自由流的实验研究
JF-10氢氧爆轰驱动风洞运行的高焓高速状态,采用吸收光谱技术、皮托压力测 量技术、皮托压力测量技术、电离探针等的测试方法,测量了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皮托压力及其沿喷管出口半径方向的分布、离子深度并根据以上各项测量结...
林贞彬郭大华竺乃宜姜乃波
关键词:自由流吸收光谱一氧化氮浓度
激波波后氮分子发射光谱的测量被引量:2
2000年
利用多通道光学分析仪测量激波波后不同时刻高温氮气的辐射光谱发现,辐射随时间发生强烈的变化。在非平衡态和平衡态,光谱的各条谱线强度有明显的差别。光谱的结构特征也依赖于激波的速度。
杨乾锁余西龙姜乃波竺乃宜林贞彬
关键词:激波激波管氮分子辐射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