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娄鸿飞

作品数:52 被引量:47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鼻炎
  • 18篇鼻窦
  • 17篇鼻窦炎
  • 16篇息肉
  • 16篇鼻息肉
  • 16篇变应性
  • 13篇变应性鼻炎
  • 12篇慢性
  • 11篇慢性鼻窦炎
  • 9篇免疫
  • 7篇吸入
  • 6篇慢性鼻窦炎伴...
  • 6篇激素
  • 5篇地奈德
  • 5篇悬液
  • 5篇嗜酸
  • 5篇特异
  • 5篇特异性
  • 5篇细胞
  • 5篇免疫治疗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3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52篇娄鸿飞
  • 37篇王成硕
  • 33篇张罗
  • 9篇王阳
  • 8篇曹飞飞
  • 6篇贺飞
  • 5篇王向东
  • 4篇孟一帆
  • 3篇刘仲燕
  • 3篇赵岩
  • 2篇商淼
  • 2篇宋晓红
  • 2篇王奎吉
  • 2篇田梓蓉
  • 2篇郑铭
  • 1篇杨光
  • 1篇赵恩民
  • 1篇娄玮
  • 1篇肖水芳
  • 1篇周兵

传媒

  • 11篇中国耳鼻咽喉...
  • 8篇中华耳鼻咽喉...
  • 7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复发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59
2016年
目的 观察临床指标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探讨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鼻息肉复发的预测价值,并初步确定其预测标准.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48例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CRSwNP患者.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临床特征进行比较.鼻息肉标本进行HE染色,计数炎性反应细胞数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CRSwNP患者鼻息肉复发的预测指标,初步确定最佳诊断分界点.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鼻息肉术后复发率为55.6%(138/248).鼻息肉组织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哮喘、嗅觉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与鼻息肉复发密切相关(P值均<0.01).其中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对于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组织嗜酸粒细胞百分比>27%时,预测鼻息肉复发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92.7% (AUC =0.971,P<0.001).结论 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对于鼻息肉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组织嗜酸粒细胞百分比>27%,可作为预测鼻息肉术后复发的标准.
王成硕娄鸿飞孟一帆朴颖实张罗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鼻息肉复发预后
鼻分泌物特异性IgE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鼻分泌物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8月131日连续入组的门诊鼻炎患者。入组患者在募集时均完成调查问卷,以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哮喘史、过敏史等基本特征。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患者鼻堵、流涕、喷嚏和鼻/眼痒,共4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清和鼻分泌物中针对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白色念珠菌、青霉菌、链格孢属、枝孢霉和曲霉菌的sIgE水平,判断入组患者对以上过敏原的过敏状态。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鼻分泌物sIgE、血清sIgE和VAS的相关性。结果共53例患者入组本研究,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2岁。入组患者VAS评分在1125分之间,平均17分,合并哮喘患者14例(26.4%)。外周血清sIgE检测结果显示,艾蒿过敏32例(60.4%),尘螨过敏15例(28.3%),真菌过敏原3例(5.7%)。鼻分泌物sIgE检测结果显示,艾蒿过敏33例(62.3%),尘螨过敏12例(22.6%),真菌过敏3例(5.7%)。艾蒿过敏患者鼻腔局部分泌物sIgE水平与血清sIgE水平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VA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鼻分泌物sIgE检测方法安全、有效、无创,可以作为血清sIgE检测的备选方法,诊断过敏性鼻炎。
孟一帆王成硕娄鸿飞王阳张罗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鼻炎变应性体内分泌物鼻分泌物
三种激素剂型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口服、经鼻雾化吸入和鼻喷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CRSwNP) 2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ECRSwNP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泼尼松,B组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C组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治疗前、后评估鼻部症状、内镜息肉评分。评估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白细胞介素5表达含量。以不良事件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鼻部症状治疗后均显着改善(P<0.001)。A、B组鼻部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C组。只有A、B组患者的鼻息肉体积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01)。B、C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A组中有2例患者由于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结论经鼻雾化吸入治疗ECRSwNP安全有效,可作为ECRSwNP常规治疗方法。
王阳黄嫣然娄鸿飞王成硕张罗
关键词:嗜酸细胞鼻息肉糖皮质激素类
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征分析
马思远娄鸿飞赵岩曹飞飞贺飞王成硕张罗
维生素D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核心是多种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在CRSwNP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激素抵抗是鼻窦炎难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D作为一种经典的固醇类药物,主要与调节人体钙磷代谢有关,近年来逐渐发现其能够发挥抗炎作用。现有研究报道维生素D能够减少CRSwNP的炎症反应水平,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可能增强机体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就维生素D对CRSwNP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做一综述。
王蠡王成硕娄鸿飞张罗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维生素D免疫
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后免疫学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进行集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例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分为集群免疫治疗组(n=30)和药物治疗组(n=30)。检测基线和治疗1年后受试者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Th2、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和I型调节性T细胞(Tr1细胞,CD4+IL-10+IL-4-T细胞)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总IgE和螨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免疫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螨特异性IgG4水平明显升高(P<0.0001)。Th1、Th2型细胞和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ns),而Tr1细胞在免疫治疗1年后明显增高(P<0.001)。结论特异性IgG4和Tr1细胞增高可作为产生免疫耐受的免疫学指标。
王阳娄鸿飞王成硕
关键词:变应原变应性常年性脱敏法免疫
中国28省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分析
目的 调查中国大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过敏原的致敏率,分析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为筛查致敏人群确定最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过敏原谱。方法 采用21种标准化过敏原,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中心...
娄鸿飞马思远赵岩曹飞飞贺飞刘仲燕王成硕张罗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理念引入住院医师(研究生)培训当中,以CP为平台组织临床教学称之为CP式教学法。笔者团队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研究生)培训中遵循CP文本,规范化进行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强化受训者基础研究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将CP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打造临床科研两相宜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有助于实现医学教育培训的最高目标。
娄鸿飞王成硕宋晓红张罗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混悬液短疗程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n=15)和喷鼻对照组(n=15)。雾化吸入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喷鼻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μg喷鼻,每日2次,疗程为1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塞、流涕、嗅觉损失、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内镜Kennedy评分和晨起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经过1周治疗,雾化吸入组的4个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以鼻塞的改善最为明显(用药前:8.4±0.7,用药后:4.0±0.8,P<0.01);内镜下息肉评分亦有明显减少(用药前:4.9±0.7,用药后:4.1±0.4,P<0.01);雾化吸入组鼻部症状评分和息肉评分均低于喷鼻对照组。雾化吸入组的晨起血清皮质醇浓度在治疗后降低[用药前:(17.6±2.4)μg/dl,用药后:(14.8±2.6)μg/dl,P<0.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25μg/dl)。结论:短疗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可迅速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前的治疗手段。
王成硕娄鸿飞娄玮张罗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布地奈德雾化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免疫学机制
目的 探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进行集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60例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集群免疫治疗组(n=30)和药物治疗组(n=30).检测基线和治疗一年后受试者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
王阳娄鸿飞王成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