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IRT1-P53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IRT1-P5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EX527组,每组10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1、7、14 d)脑组织匀浆中SIRT1、P53、BAX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变化。于1、3、7、14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细胞组与模型组、干细胞+EX527组比较,3、7、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 <0. 01)。干细胞组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干细胞+EX527组(P <0. 01),P53、BAX mRNA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干细胞+EX527组(P <0. 01)。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P53通路、下调P53及其下游BAX表达有关。
- 李蒙李传文孙俊启管叶明汪青松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再灌注
- 奥拉西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使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和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及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oCA及BI分值均增加,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有效改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
- 孙俊启毕彩琴
- 关键词:高压氧硬膜下血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P0-167成人病毒性脑炎与脑脊液中MMP-9、VCAM-1水平关系的研究
- 刘云秦秀燕孙俊启南毛球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小量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小量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小量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80例小量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第1周、第2周及第3周测量2组患者颅内剩余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对测量值及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治疗后第3周2组患者进行显效率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3周颅内剩余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均明显少于同时期的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同时期的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第3周临床疗效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小量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能够较快地清除颅内血肿,减轻颅内水肿,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 孙俊启毕彩琴汪青松
-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壳核出血疗效
- 专职访视员在介入手术室中的设立和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介入手术室设立专职访视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介入导管室工作3年以上、本科学历、爱尚敬业、有良好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及沟通能力的人员作为专职访视员的培养对象。2010年3月~2014年2月,将非专职访视员进行术前访视的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专职访视员进行术前访视的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以及患者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收缩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更稳定、变异更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职访视员在介入手术室的设立能够提高手术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 毕彩琴孙俊启管玉明李志丽胡传梅
-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管理
- 脑脊液中MMP-9、VCAM-1检测在病毒性脑炎的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水平,探讨MMP-9、VCAM-1在VE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E组及对照组CSF中MMP-9和VCAM-1的水平。结果 VE组CSF中MMP-9、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SF中MMP-9与VCAM-1水平呈正相关;MMP-9及VCAM-1在CSF蛋白含量≥0.45g/L与<0.45g/L的患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VCAM-1可能共同参与了VE的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和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刘云秦秀燕孙俊启南毛球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血脑屏障
- 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HT)的影响,为临床早期HT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次日空腹测定血脂水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1周应用头部MRI或CT复查HT情况,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HT发生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245例脑梗死中合并HT 43例(17.55%)(HT组),非HT 202例(88.45%)(非HT组)。与非HT组比较,HT组房颤、尿激酶溶栓、糖尿病史发生率高(P<0.05),脑微出血、脑蛋白疏松发生率较低(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较低,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空腹血糖水平较高(P<0.05)。两组脑梗死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溶栓时间窗较长(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心源性脑栓塞、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为缺血性脑卒中HT的独立影响因素,而LDL-C为保护因子。其中糖尿病史、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是影响HT患者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而LDL-C则是HT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水平LDL-C与HT相关。糖尿病史、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LDL-C是影响HT患者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
- 孙俊启汪青松范崇桂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脂水平
- 心电图知识培训对介入手术护士术中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提高心内科及介入导管室护士心电图识别能力及术中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理论授课及模拟训练对心内科及介入导管室护士52名护士进行3个月心电图知识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平均分、辨图正确率、术中对心电监护仪上异常波形识别率及医师对护士术中配合的满意度评分别为(93.47±6.82)分、90.38%、92.31%、(90.43±5.42)分,分别和培训前的(66.42±7.54)分、63.46%、59.62%、(58.46±6.81)分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知识的系统培训能够明显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识别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中护理质量。
- 毕彩琴孙俊启
- 关键词:心电图介入护士护理质量
- 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以高压氧为主的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激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是临床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孙俊启毕彩琴
- 关键词:激素高压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 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颅内高压症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连续4次颅内压(ICP)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做CT检查。结果A组予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B组予复方甘露醇注射液,C组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3组平均颅内压下降率分别为(47.97±6.12)%、(37.84±5.34)%、(36.87±8.75)%,各组用药前后颅内压下降率比较均有统计意义,其中A组和B组、A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临床疗效确切。
- 赵昊孙俊启熊世红吴君仓徐文安
- 关键词:复方甘露醇利多卡因颅内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