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针配合埋线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0年
-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除具有一般呃逆的表现之外,尚有顽固性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呃逆声短而频发,持续不断,不能自制,甚至昼夜不息。持续的呃逆严重影响病人睡眠、进食和情绪,还可引发患者的并发症,加重病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疗效均不满意。据临床研究报道,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具有良好的疗效[1-3]。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头针配合埋线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董建萍王丹丹蔡磊张燕孙国章
- 关键词:埋线治疗心理治疗针灸治疗
-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7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67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并按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性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年龄、血肿量、血糖、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血钙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诊GCS(β=-0.367,OR=0.693,95%CI=0.554~0.867)评分是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白细胞计数(β=0.249,OR=1.283,95%CI=1.053~1.562)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模型的AUC为0.906,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83.8%。结论首诊GC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临床可检测二者的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孙国章蒋凤玲李英马博文刘婷陶宇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影响因素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8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术(CAS)两种方式,两种手术方式现报道未见明显区别。本组从2004年至2011年总结了共85例CE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作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 高宏伟孙国章李均辉代连途毛铁青松文刘洋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疗效分析手术方式颈动脉狭窄
- 颅脑损伤后中性粒细胞与凝血功能及对预后的评估
- 2019年
-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诊治颅脑损伤60例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均测定患者中性粒细胞、凝血指标水平,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预后中性粒细胞、凝血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凝血酶相关时间(thrombin time,TT)(16.52±0.48)s、凝血酶原相关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4.52±1.54)s、激活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36.23±6.52)s、国际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19±0.61)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2.32±0.26)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中,预后良好组PT(12.15±1.35)s、APTT(32.23±4.56)s及INR(1.10±0.22),均比不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0.73±0.1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lphiltolymphocyteratio,NLR)(3.06±1.05),均比不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可对颅脑损伤患者检测中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水平,以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孙国章蒋凤玲曲连龙李英陶宇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性粒细胞凝血功能健康体检者预后
- 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及白细胞变化与预后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与白细胞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浓度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患者预后进行分级统计.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浓度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与高白细胞计数组患者的不良预后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与正常白细胞计数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显著提高,血糖与白细胞变化对于评估患者病情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孙国章高宏伟马博文陶宇蒋凤玲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糖白细胞计数预后高血糖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临床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以及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规律。方法对患有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病人68例实施CEA,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在术前7、3、1 d每日晨和术后1 w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对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等指标给予比较分析,并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心率与呼吸变化。结果患者CEA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术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病人症状情况得到改善,有11例CEA术后出现伸舌歪斜,15 d内自动恢复或经激素治疗恢复9例。对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2例伸舌歪斜患者病情得到改善;3例患者颈动脉出现重度狭窄,给予实施支架成形术;5例患者颈动脉出现中度狭窄,继续给予随访;死亡8例(包括3例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SBP、DBP、MBP等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前后心率与呼吸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心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心律变化由大变小渐趋正常。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功率,疗效可靠。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明显,在术后应给予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孙国章高宏伟蒋凤玲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血流动力学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60例手术治疗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特点及血肿清除。方法对本科收集的60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均经CT证实血肿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死亡2例。结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情重、病情发展快,一经确诊往往需要开骨窗或骨瓣手术清除血肿。
- 孙国章
- 关键词:手术治疗血肿清除
-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后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比较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CAS(CAS组,28例)和CEA(CEA组,31例)治疗5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后7 d内脑部、心血管及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7 d内CAS组9例(32.1%)出现脑部并发症,3例(10.7%)出现心血管并发症,5例(17.8%)出现局部并发症;CEA组2例(6.45%)出现脑部并发症,2例(6.45%)出现心血管并发症,4例(12.9%)出现局部并发症;CAS组患者脑部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11);但两组心血管、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CEA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 孙国章高宏伟蒋凤玲毛铁姜晓辉李均辉刘洋马博文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副作用血管成形术副作用
- 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76例,随机将其中的38例患儿实施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SPN)给予治疗,另外38例患儿实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实施SPN、SPR治疗的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近期改善率分别是59.09%、46.15%,下肢运动功能近期改善率分别是78%、76.47%;上肢运动功能远期改善率分别是86.36%、61.54%,下肢运动功能远期改善率分别是85.19%、84.31%;上肢的痉挛改善率分别是77.27%、76.92%,下肢的痉挛改善率分别是96.30%、94.12%。结论神经外科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肯定、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孙国章
- 关键词:SPNSPR神经外科
- 手术治疗头皮撕脱伤12例临床探讨
- 2014年
- 目的通过治疗头皮撕脱伤将治疗的过程回顾分析。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12例头皮撕脱伤的患者,通过中厚皮移植的患者是5例,行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患者4例,大网膜移植植皮2例,术后恢复效果满意。结果根据患者头皮撕脱伤的情况选择手术方法。结论头皮撕脱伤有多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
- 孙国章
- 关键词:头皮撕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