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伟
- 作品数:2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发展新理念下辽宁产业扶贫思路探索
- 2018年
- 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建立完善良好的相关制度和体制,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当前,辽宁省正处于产业扶贫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产业扶贫思路的探索中及工作中需要充分地结合发展新理念,按照发展新理念的内容和要求指导辽宁有效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帮助辽宁人民进一步实现脱贫。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对发展新理念下辽宁产业扶贫思路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
- 王玲孙大伟
- 关键词:发展新理念产业扶贫
- 老年人突出问题的调查——一份来自沈阳市大东区管城街道永丰社区的报告
- 2005年
- 本文从永丰社区调查的实际状况入手,分析了社区老年人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需求。指明在社区开展老年人服务的重要性,用数字和案例阐述永丰社区在开展老年人服务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做法。
- 何柳孙大伟廉桂兰
-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老年人服务
- 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被引量:1
- 2017年
- 社会治理体系指的就是一套整体的、有机的社会治理的制度系统。总的来看,当前的社会治理体系处于一种对传统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变革但又尚未完全达到科学有效目标的中间状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从社会治理目标、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手段、社会治理层次和社会治理产出等相互关联的维度来统筹推进。
- 孙大伟邓泉国
-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主体
- 农村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孙大伟
- 关键词:农村村民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互动
- 通讯技术、权力与现代治理
- 2016年
- 本文将福柯的关于权力和治理研究的分析策略应用于通信技术发展的分析,可以发现,通讯技术的更新是一个权力通过不断的对"反常"进行重新界定、日益的完善即时召唤机制、渐进的"嵌入"时间之中对身体反复训练以创造现代社会的有用的人的过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是要将人们解放,也不是要让人们沉沦,而是要让人们在不断的规训中成为现代的人。这是权力作用于现代治理的重要方式。权力的发展需要现代的人。而现代的人,就是受过训练的、即时受到召唤的、在无意识中服从既定生活方式的人而又乐在其中的人。这样的人,相较于传统的人,是能创造出更多财富和资源的人。
- 孙大伟
- 关键词:权力通讯技术现代人
- 关于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思考
- 2013年
- 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管。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的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 孙大伟
-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
-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 2015年
- 詹姆斯·S.科尔曼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其对中国社会治理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治理方式要因社会变迁而适度调整,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二是社会治理要寻找"利益最大化状态",进一步研究如何具体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要营造社会成员相互信任的社会氛围,增加社会成员的社会资本,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
- 孙大伟
- 关键词:社会治理信任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举措及其启示——以沈阳市和平区城市协同服务指挥中心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城市协同服务指挥中心开展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实践举措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共识导向、效率与效能、多元共治、回应性等向度的深刻意涵。其实践启示我们,应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战略高度,谋划创新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分阶段制定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的路线图和任务表;整合优化基层资源系统,理顺各部门管理服务职能;将以人为本精神与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进一步有机融合;不断建立健全项目化民生服务、提高民生服务质量;构建综合性的社会治理绩效管理体系。
- 孙大伟
- 关键词:社会治理民生服务
- 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
- 2013年
- 农村基层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组织,是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点,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逐步建立柔性社会管理体制,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鲁春艳孙大伟
- 关键词:社会管理
- 1970年代后出生群体配偶年龄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使用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探讨了1970年代后的出生的结婚群体中,教育经历、父亲教育经历、结婚年龄和配偶年龄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代后的出生的结婚群体中,配偶年龄差的均值为男性比女性大1.932岁且配偶年龄差为男性比女性年龄大0~3岁之间最为集中、比重最大。本研究支持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与配偶年龄差越大,且主要是女性年龄小于男性年龄以及配偶年龄差是随女性结婚年龄增加而缩小的两项假设。但不支持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配偶年龄差越大以及配偶年龄差是随男性结婚年龄增加而扩大的假设。我们认为,配偶的结婚年龄是影响配偶年龄差的决定因素。
- 孙大伟
- 关键词:教育经历结婚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