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筱林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物
  • 1篇电泳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效果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生物被膜
  • 1篇双向电泳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体外抑菌效果
  • 1篇甾体
  • 1篇甾体化合物
  • 1篇相色谱
  • 1篇开裂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孙筱林
  • 1篇孙允东
  • 1篇胡晓燕
  • 1篇吴伟芳
  • 1篇曹倩
  • 1篇闫世坤
  • 1篇周亚滨
  • 1篇肖颖
  • 1篇徐诗伟
  • 1篇冯凡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萃取、蒸馏的方式浓缩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采用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测定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白假丝酵母菌YEM30游离态及生物被膜态的最小抑菌浓度(MIC80),定量检测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白假丝酵母菌体外代谢活动的影响,观察白假丝酵母菌形态学的转变,并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对比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处理前后白假丝酵母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游离态、生物被膜态的最小抑菌稀释倍数分别为1∶256和1∶128。稀释倍数为1∶256的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可以明显干扰白假丝酵母菌酵母相向菌丝相的转化。比较双向电泳图谱上获得6个显著蛋白斑点,对其中的4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的刺激下,烯醇酶、苹果酸脱氢酶、泛素连接酶表达升高,己糖激酶表达下降。结论干酪乳酸杆菌代谢物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具有抑制作用。
冯凡胡晓燕吴伟芳孙筱林孙允东曹倩肖颖闫世坤史培堃曾贝妮周亚滨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双向电泳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开裂甾体化合物
1989年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_(?)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徐诗伟孙筱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甾体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