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飞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2
- 2014年
- 中枢神经细胞瘤又称为中央神经细胞瘤 , 为罕见的良性小神经元细胞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Ⅰ级(脑室内神经细胞瘤 ,CNC) 及Ⅱ级(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EVN).CNC好发于透明隔或侧脑室内前2/3 处近Monro 孔区 , 常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侧脑室生长.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 ,预后较好.EVN 较之更罕见 ,在形态学特征及影像表现等方面变化较大 ,预后较差.本研究旨在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认知力.
- 王宁孟祥飞高长青刘兆伟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CT影像表现颅内压增高形态学特征
-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后处理技术对脾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6例脾动脉瘤(共20个脾动脉瘤)患者的CTA资料,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后处理,分别计算VR、MIP、MPR、vR+MIP+MPR后处理技术诊断脾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和Youden指数。结果VR诊断脾动脉瘤的灵敏度94.74%、特异度75%、误诊率5.26%、漏诊率25%、Youden指数0.73。MIP分别为94.12%、60%、5.88%、40%及0.54。MPR分别为93.75%、54.55%、6.25%、45.45%及0.48。vR+MIP+MPR分别为95%、85.71%、5%、14.29%及0.81。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脾动脉瘤的诊断。
- 高长青孟祥飞陈文王宁王国强
- 关键词:脾动脉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 表观弥散系数在早期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灶进行动态观察,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早期脑梗死病例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检查,测定灰、白质病灶中心、边缘的ADC值。结果早期脑梗死灶不同时期的ADC值随发病时间延长呈逐渐回升的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区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ADC值的变化规律可以间接判断脑梗死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高长青孟祥飞陈文王宁王宗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弥散
- CT、MRI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评价研究
- 2016年
- 探讨CT、MRI用于妇科疾病盆腔肿瘤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病理确诊的盆腔肿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8例行CT检查,观察组38例行MRI检查,对相关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关于诊断准确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MRI确诊率要优于CT,可将其作为盆腔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案。
- 赵国生高长青孟祥飞
- 关键词:妇科盆腔肿瘤CTMRI
- 改良CT扫描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附40例分析)
- 1998年
- 目的探讨CT扫描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方法总结改良CT扫描法对40例食管癌CT扫描所见,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改良CT扫描法可使食管管腔扩张,管壁显示满意。有利于观察食管癌有无外侵及外侵的程度,40例食管癌中16例CT判断不能手术切除,其中2例能手术切除,CT判断正确率87.5%;能手术切除的24例,CT判断准确率100%。结论改良CT扫描可提高食管癌诊断水平,对判断食管癌能否手术切除,术前可作出客观的评价。
- 石勇马淑兴孟祥飞刘胜亚张丽
- 关键词:食管肿瘤CT外科手术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6年
- 探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经手术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超声诊断仪、多层螺旋CT机行检验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与病理符合率97.22%显著高于B超检查72.22%(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应用多层螺旋CT可准确分型,利于减少漏误诊情况的发生,具备应用价值。
- 高长青孟祥飞赵国生刘兆伟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B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MSCT对肾性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MSCT对肾性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80例临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肾上腺增强扫描及肾动脉CTA扫描,并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处理。结果:显示肾上腺疾病35例,肾动脉狭窄12例,正常33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可实现对肾上腺、肾动脉病变的筛查,对继发高血压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孟祥飞高长青
- 关键词:MSCT肾上腺肾动脉继发性高血压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9例经临床证实有鼻骨骨折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30例为低剂量扫描,19例为常规剂量扫描,分别对2组图像资料观察分析。结果:30例低剂量扫描患者中,MSCT显示鼻骨骨折25例,检出率为83.3%。19例常规剂量扫描患者中,MSCT显示鼻骨骨折16例,检出率为8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在鼻骨骨折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显示骨折的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对手术定位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大大降低了射线剂量,怀疑鼻骨骨折的患者CT检查应优先使用低剂量扫描。
- 刘新玲高长青孟祥飞
- 关键词:螺旋CT后处理技术鼻骨骨折
- 腰椎椎弓崩裂的MSCT诊断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崩裂的MS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确诊的60例椎弓崩裂患者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椎弓崩裂8例,双侧崩裂52例,MPR及VR显示腰椎椎体滑脱36例。结论:MSCT椎弓连续无间隔扫描能使腰椎椎弓崩裂诊断更加明确,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孟祥飞
- 关键词:腰椎椎弓崩裂MSCT
- MRI在肾脏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不同序列MRI中肾脏透明细胞癌的信号及形态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率。材料与方法:对21例病理确认的肾脏透明细胞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1.5T MRI平扫后加扫DWI、正反相位,并行动态增强及延迟期扫描。结果:肾脏透明细胞癌以信号不均匀、假包膜、皮质期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多见为主要特点。结论:肾脏透明细胞癌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和其他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陈文高长青孟祥飞王宁石荣义
- 关键词:肾癌透明细胞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