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慧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愈合
  • 3篇创面
  • 3篇创面愈合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烧伤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成纤维细...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挛缩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多普勒
  • 1篇血必净
  • 1篇腋窝
  • 1篇整复
  • 1篇整复治疗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宋慧峰
  • 5篇许明火
  • 4篇柴家科
  • 4篇梁黎明
  • 3篇陈敏亮
  • 2篇京萨
  • 2篇吴焱秋
  • 2篇杨红明
  • 2篇盛志勇
  • 2篇曹卫红
  • 2篇高全文
  • 1篇王芳
  • 1篇陈宝驹
  • 1篇李凤玉
  • 1篇陈保国
  • 1篇于燕
  • 1篇吴艳
  • 1篇赵京玉
  • 1篇陈宝国
  • 1篇陈帅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2009年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必净对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血必净对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CT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该组烧伤患者进行治疗,血必净组(BWN组)采取常规治疗+血必净联合治疗烧伤患者,每组37例。通过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疼痛情况、继发效应、创面愈合情况,探究血必净对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两组凝血指标比较,CT组PT、TT指标均高于BWN组,FIB却明显低于BW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T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W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WN组创面愈合天数少于CT组,但创面愈合率却明显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继发效应发生情况相比较,BWN组人数及发生率均少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腿部Ⅲ度烧伤,治疗5周后,CT组侧异体皮边缘开始排异脱落,且表皮大面积脱落,BWN组自体焦痂干燥、完整,紧贴于创面,未见溶痂、排异现象。结论: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加快创面愈合率,降低继发效应发生率。
管乐陈宝国宋慧峰康宁吴艳
关键词:血必净烧伤疼痛创面愈合
脂多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与创面愈合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研究细菌内毒素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取正常皮肤按黄勇等方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培养,对照组为DMEM培养。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1~9d吸光度(A)值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于LPS加入后7d细胞处于融合状态时,通过^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变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A值增加,于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A值降低,于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促进细胞胶原合成,且0.100μg/ml组作用达高峰(P〈0.05),1.000μg/ml LPS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分别于3~6d、1~6d、3~6d、2~6d及3~6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于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但过高浓度LPS则产生抑制效应。提示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可能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当内毒素过多时将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作用。
杨红明李凤玉柴家科曹卫红梁黎明宋慧峰许明火于燕盛志勇
关键词:脂多糖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创面愈合
烧伤后手指严重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的Ⅰ期修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一次性修复烧伤后手指屈曲畸形和指蹼粘连。方法:在指蹼间作平行纵切口,近端向手背侧延伸,远端向掌指横纹处延伸,指蹼间形成矩形掌背双蒂皮瓣,腹部取全厚皮片移植于双蒂皮瓣两侧和手指创面,后期加强功能锻炼。结果: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5月,共完成24例37只烧伤后患手,术后均一次性矫治了手部指蹼粘连和手指屈曲畸形,经6个月以上临床随访,患手功能及外形均可。结论:本手术方法在指蹼间保留皮瓣,两侧植皮,切口延伸同时解决手指屈曲畸形,方法简便,创伤小,减少了住院次数并降低了住院费用,术后功能外观均好,值得推广。
吴焱秋柴家科陈宝驹陈敏亮宋慧峰许明火京萨梁黎明孟爱华
关键词:烧伤屈曲挛缩
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对15例下颌骨颏部、颏孔和角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在骨折线两端,电钻打孔,丝锥...
吴焱秋柴家科陈敏亮许明火高全文赵京玉梁黎明京萨宋慧峰
关键词: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
文献传递
肩胛皮瓣在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经验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肩胛部皮瓣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9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腋窝重度瘢痕挛缩畸形15例。术前及术中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肩胛动脉位置,术中充分切开、松解挛缩瘢痕,转移肩胛部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术后上肢佩带外固定架。结果:本组15例患者16侧肩胛皮瓣均成活,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月~3年,腋部均无再次瘢痕挛缩。结论:肩胛皮瓣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选择。
汪箫许明火宋慧峰高全文陈保国陈帅王珏王芳
关键词:肩胛皮瓣腋窝多普勒功能锻炼
脂多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探讨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05~1.000 μg/ml)
杨红明李凤玉柴家科曹卫红陈敏亮梁黎明宋慧峰许明火盛志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