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清 作品数: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低分子聚酰胺650对光固化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2年 以E-44环氧树脂部分环氧基团与丙烯酸反应,加入经稀释剂溶解的低分子聚酰胺650,搅拌制得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光固化涂料,讨论了聚酰胺650用量对涂料柔韧性、硬度及附着力的影响。最终得到:当聚酰胺650用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采用1%的二苯甲酮(BP)和0.5%的184复合引发固化,涂膜附着力达到1级,柔韧性棒轴直径为21mm,硬度为B,TGA显示固化涂膜的热分解转折温度为324℃,95%热分解温度为335℃;聚酰胺650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涂膜的综合性能。 王妮 邵水源 宋昌清关键词:光固化涂料 环氧丙烯酸酯 柔韧性 一种可变发泡倍率的发泡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发泡倍率的发泡模具,包括模具组件和卸模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模具底座、模具顶盖及镶装在所述模具底座和模具顶盖之间的模具组成片,所述模具组成片通过导向杆连接于所述模具底座和模具顶盖之间构成可变模腔结... 李颖 邵水源 宋昌清文献传递 高耐热及导热多孔硅橡胶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多孔硅橡胶,又名泡沫硅橡胶、海绵硅橡胶,是集硅橡胶材料与泡沫材料特性于一体的新材料,不但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吸收机械振动或冲击、隔音及密封等功能,而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本论文以研究泡沫硅橡胶材料制备及其耐热性能提高为重... 宋昌清关键词:性能表征 参数优化 短玻璃纤维/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2013年 表面改性的短玻璃纤维和硅橡胶共混发泡制备出短玻璃纤维/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长为6mm的短纤维3g(7.5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155%,达到0.78MPa。沿着纤维取向上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垂直纤维横向增加130%,断后伸长率增加790%;热稳定性提高;结构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泡孔孔径平均为0.3mm,呈闭孔且分布稀少,泡孔绕纤维生成;扫描电镜(SEM)显示处理后的纤维与硅橡胶界面处相容性提高。 邵水源 庞青涛 王洪利 宋昌清 王知 韩瑾关键词:短玻璃纤维 发泡 硅橡胶 长径比 泡孔结构 电火花线切割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1年 介绍线切割液的分类、组成和线切割液合成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国内外已建立的线切割液理论模型。分析线切割液发展趋势,阐述线切割液理论研究的意义,并预测随着特种加工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线切割液的理论研究必将给特种加工液的合成带来方便。 杨鹏 宋昌清碳化硅冶炼炉尾气收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冶炼炉尾气收集系统,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收集机构、过滤提纯机构和输气储藏机构,收集机构与系统的冶炼炉炉墙相连,收集机构依次再与过滤提纯机构以及输气储藏机构相连;收集机构、过滤提纯机构上分别设置有安全控... 邵水源 彭龙贵 宋昌清 王刚 庞青涛文献传递 水基切割液防锈剂的复配及其防锈效果 被引量:6 2012年 水基切割液钼酸盐防锈剂防锈效率低、对电导率影响大。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经烷基化合成水溶性咪唑啉季铵盐,并与钼酸铵、葡萄糖酸钙一起复配成水基切割液防锈剂。采用电导率仪和电化学方法分析了水基切割液的电导率和腐蚀参数。结果表明:水溶性咪唑林季铵盐和钼酸铵起主防锈作用,葡萄糖酸钙起协同作用;钼酸铵含量对水基切割液电导率的影响最大;水基切割液的最优配比为1 000.0(水基切割液)∶2.0(水溶性咪唑季铵盐)∶1.0(钼酸铵)∶0.1(葡萄糖酸钙);水基切割液呈黄色;45钢在含防锈剂水基切割液中的腐蚀速率为0.240 9 mm/a,缓蚀效率达77.58%,电导率仅增加13.00%。 邵水源 宋昌清 王舒婷 张蒙关键词:防锈剂 低相对分子质量PA650对UV固化EA涂料性能的影响 2012年 在以环氧树脂(EP)部分环氧基团与丙烯酸反应制得的环氧丙烯酸酯(EA)中,加入经稀释剂溶解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650(PA650),搅拌制得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光固化涂料预聚物,讨论了PA650用量对涂料柔韧性、硬度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650质量分数为3%时,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二苯甲酮(BP)和0.5%的光引发剂复合引发固化,涂膜附着力达到1级,柔韧性棒轴直径为2mm,硬度为B级;热失重分析(TGA)显示固化涂膜的热分解转折温度为324℃,比EA固化涂膜的热分解转折温度高,95%热分解温度为335℃,比EA的高。 王妮 宋昌清 邵水源关键词:紫外光固化涂料 环氧丙烯酸酯 柔韧性 电火花切割液理化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2011年 采用正交方法确定出影响切割液电导率、运动黏度的主要因素是三乙醇胺与OP-10。通过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确定出:三乙醇胺体积分数为1%,切割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佳(10.25μm);三乙醇胺体积分数为0.8%,电导率达到最大(临界值)1.15 mS/cm,此时继续加入40 mL OP-10使运动黏度达到2.2 mm2/s,切割效率最高。并指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模拟曲线,最终达到只需测量液体的运动黏度与电导率便可判定切割液质量与寿命。 邵水源 杨鹏 宋昌清关键词:电导率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