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作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休克
  • 6篇创伤
  • 5篇直肠
  • 5篇切除
  • 5篇肿瘤
  • 4篇蛋白
  • 4篇切除术
  • 4篇胃切除
  • 4篇腺瘤
  • 4篇结直肠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创伤性
  • 4篇创伤性休克
  • 3篇休克患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胃切除术
  • 3篇内皮

机构

  • 8篇广东医学院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广东医学院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21篇尹作文
  • 12篇喻军
  • 8篇王永
  • 6篇赵中江
  • 6篇宋怡才
  • 5篇刘军辉
  • 4篇赵家明
  • 4篇李一帆
  • 4篇郭梅梅
  • 3篇赵永灵
  • 3篇刘立
  • 3篇张鹏
  • 2篇刘立
  • 2篇康旭
  • 1篇王钢
  • 1篇张建军
  • 1篇郭辉
  • 1篇王华珍
  • 1篇熊少伟
  • 1篇吴汉青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2
  • 2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预后及相关因素
1999年
为了探讨创作所致失血性休克病人发生高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一组院外或急诊室测量收缩压低于12kPa的创伤患者预测其发生死亡,器官衰竭,感染的情况。结果在10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死亡率高达55.34%,仅有44.66%患者存活≥24小时,在此之中28.07%发生感染,35.09%出现器官表竭。表明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康旭赵中江尹作文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
阴茎静脉穿刺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阴茎静脉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 2 0 0 2年 1月~ 5月门诊手术室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阴茎静脉麻醉 30例 (研究组 )和阴茎根部阻滞麻醉 30例(传统组 )观察麻药用量 ,患者疼痛度和术后伤口水肿程度。结果 研究组疼痛发生率为 2 6 .7% ,水肿发生率为 6 .7% ;传统组疼痛发生率为 86 .7% ,水肿发生率为 83.3%。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P <0 .0 1)。结论 采用阴茎静脉麻醉行包皮环切术有助于减少麻药用量 ,减轻注射麻药时及术后伤口疼痛和伤口水肿 ,操作方便 ,患者乐于接受 ,值得推广。
王华珍尹作文郭辉
关键词:阴茎静脉穿刺麻醉包皮环切术
细胞增殖标记物MCM2在结直肠腺瘤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标记物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2(MCM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MCM2的表达差异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CM2 mRNA在112例结直肠腺瘤中表达量的差异,同时用REST-XL软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肠腺瘤之间MCM2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MCM2在结直肠腺瘤呈全层上皮表达,MCM2 mRNA表达与结直肠腺瘤患者的年龄和腺瘤直径、形态及组织病理类型无关,不同腺瘤间不典型增生程度与MCM2 mRNA表达量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细胞增殖标记物MCM2在结直肠腺瘤表达与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相关,可能作为早期筛查诊断结肠癌及评估腺瘤突变的指标之一。
王永宋怡才尹作文喻军刘立李一帆郭梅梅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实时荧光定量PCR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术中相关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缘与病灶的距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1.6±13.9)ml、CRP(15.7±6.3)mg/L、CEA(6.2±1.4)ng/ml、CE72-4(9.5±3.2)U/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3±0.6)d、术后进食时间(3.8±1.1)d、镇痛药使用次数(4.2±0.7)、总住院时间(10.6±2.4)d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8.4±3.2)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有效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胃癌有效、安全的方式。
尹作文喻军王永刘立刘军辉赵永灵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
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创伤性休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 ,测定创伤性休克患者 43例 (创伤休克组 )、创伤非休克者 40例 (创伤非休克组 )及正常对照 30例 (对照组 )血清中 VEGF的水平。结果 :(1 )与正常组的(1 2 .32± 4.1 8) ng/ L相比 ,创伤非休克组及创伤性休克组 VEGF水平明显上升 ,分别为 (67.35± 2 5.2 2 ) ng/ L、(1 53.41± 2 8.1 8) ng/ L,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 )。(2 )创伤性休克组 VEGF水平明显高于创伤非休克组 (P<0 .0 1 )。(3)随创伤休克的病情加重 ,VEGF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P<0 .0 1 )。结论 :创伤后 VEG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创伤性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尹作文李冰赵中江赵家明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LivinmRNA在64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及12例正常黏膜中表达量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1)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Livin少量表达在腺泡的底部,而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呈全层上皮高表达,但两者在Livin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肠腺瘤与正常黏膜相比较,Livin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大肠癌组织中,LivinmRNA在直肠癌组中表达高于结肠癌组(P=0.001),Livin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结论 (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作用。(2)Livin基因在直肠癌中表达更高,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王永宋怡才尹作文喻军刘军辉李一帆郭梅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Livin和Caspase-3在结直肠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与凋亡蛋白Caspase-3在结直肠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2006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ese,SP)法检测18例正常黏膜、84例结直肠腺瘤、72例结直肠癌中Livin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瘤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低于腺癌组(P<0.05);腺瘤组内绒毛状腺瘤与管状腺瘤相比较,Livin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腺瘤组织与癌组织之间Caspase-3阳性表达率差异(P<0.05);腺瘤组内绒毛状腺瘤与管状腺瘤相比较,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性可能是Livin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途径之一。
王永宋怡才尹作文喻军刘军辉李一帆郭梅梅
关键词:LIVINCASPASE-3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
IL-18通过调控PI3K/AKT与NF-κb信号通路激活肿瘤免疫抑制结肠癌的机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IL-18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结肠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检测。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患者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L-1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18过表达与重组IL-18(rIL-18)对HT29与CT26细胞ERK/MAPK、Wnt/β-catenin、PI3K/AKT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用稳定表达IL-18与对照质粒的CT26细胞建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和生存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CD4+T、CD8+T与CD56+CD16+NK细胞的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IL-18、p-PI3K、p-AKT与p-NF-κB的表达。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肿瘤组织中的IL-18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IL-18过表达与rIL-18处理均能显著降低HT29与CT26细胞p-PI3K、p-AKT与p-NF-κB水平。IL-18过表达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生存曲线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IL-18过表达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CD8+T与CD56+CD16+NK细胞的数量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加(P<0.05)。IL-18过表达小鼠肿瘤组织p-PI3K、p-AKT与p-NF-κB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IL-18的水平均显著增高,IL-18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与NF-κB信号通路激活肿瘤免疫从而发挥抑制结肠癌的作用。
刘立盖金娜尹作文陈琴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PI3KNF-ΚB结肠癌
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检测创 伤性休克患者外周血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创伤性休克发生发展 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 (观察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HSP70表达水平。结果  HS P70在创伤性休克组为(4 301.3±1 155.3),与正常对照组(6 092.3±1 233.5)比较,差异 有高度显著性(P<0.01);22例休克得到控制者HSP70为(6 102.2±1 291.6)较入院时 (4 273.6±1 099.3)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HSP70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创伤后休克发生发展的一个 重要因素,而且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尹作文赵中江赵家明李冰王钢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热休克蛋白70外周血病理
腹腔镜胃底折叠联合胃袖状切除术治疗非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胃底折叠联合胃袖状切除术(LFDSG)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非糖尿病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行减重手术未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SC组(n=37例)和LFDSC组(n=38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食管酸反流和食管测压分析、减重效果、血脂和尿酸水平变化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FDSG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LSG组(P<0.05);LFDSC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SC组(2.6%vs.21.6%,P<0.05);两组患者酸反流(pH≤4)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段括约肌残余压降低、食管远端收缩积分LFDSG组显著优于LSG组(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体重、BMI臀围、腰围、颈围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指标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FDSC手术治疗非糖尿病肥胖症的减重效果明显,与LSC手术比较术后并发症少,能发挥抗反流效果,改善患者术后血脂、尿酸水平。
张洪贞喻军尹作文熊少伟张鹏
关键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袖状胃切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