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艳萍
- 作品数:99 被引量:5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干旱胁迫下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
- 为定量评估干旱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本研究通过考虑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的特征及交互作用,提出生态干旱胁迫下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技术,评估了1991-2021年楚雄州的生态干旱强度的时空动态,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特征以及不同类型...
- 姜田亮屈艳萍张学君景兰舒孙崧皓韩雨
- 关键词:生态系统脆弱性COPULA
-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 李原园梅锦山郦建强吕娟杨大文金菊良梁忠民武建军李爱花徐翔宇张海滨顾颖屈艳萍刘学峰吴强
- 干旱灾害是全球面临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的机理和旱灾风险的机制是什么,如何科学度量干旱、定量评估旱灾风险、合理确定抗旱设计标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是现代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难点。针对提升水资源风险防...
- 关键词:
- 关键词:干旱灾害
- 基于集成学习的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准确高效地预测土壤含水量(SMC)对田间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在辽西地区自建的3个站点2018—2021年10~40 cm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小时数据集,分析研究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算法在SMC预测方面的适用性,验证不同时间尺度SMC的预测结果。同时引入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方法表征5类(降水、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平均气温)输入变量对SMC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制定区间划分规则识别变量最大贡献阈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年尺度下,SMC预测GBM模型和RF模型R2分别为0.982和0.888,气温贡献最大,最大贡献区间是21~23℃;季尺度下,2种模型R2分别为0.935和0.863,日照时数贡献最大,最大贡献区间为2~4 h。该研究创新应用SHAP方法于机器学习输入变量贡献度分析,同时验证了2种机器学习算法对SMC预测研究的准确性,可为SMC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付平凡杨晓静苏志诚屈艳萍马苗苗
-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
- 屈艳萍吕娟苏志诚
- 关键词:旱灾风险评估抗旱能力
- 浅谈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本文首先阐述了节水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针对我国节水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文化问题,研究探索节水文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籍此希望将节水文化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人类社会的节水行为。
- 高辉屈艳萍
-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长江流域严重夏秋连旱防御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2022年7—10月,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影响广泛。介绍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秋连旱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抗旱工作主要做法,总结了经验启示,提出了加强抗旱工作的对策建议。
- 杨光黄慧苏志诚屈艳萍高辉
- 关键词:长江流域防御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旱情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旱情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地域的土壤样本、降水、气候环境以及生物的监测信息,根据土壤性变特征数据处理获得土壤干旱指数,再与降水盈亏系数进行加权获得地域干旱风险指数,根据气候环境...
- 张学君马苗苗吕娟屈艳萍高辉苏志诚宋文龙赵兰兰胡智丹赵晓辉陈茜茜杨永森
- 干旱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与干旱相关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干燥(Aridity)、干旱(Drought)、旱灾(Drought disaster)等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具有显著区别。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开展的干旱相关科学研究,本文深入剖析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度量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函数,并分析归纳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干燥、干旱和旱灾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的辨析。
- 屈艳萍吕娟程晓陶苏志诚
- 关键词:干旱旱灾
- 长江流域六省(市)夏秋季生态干旱综合强度评估被引量:4
- 2023年
- 2022年的长江流域大旱对农业、能源、生态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8月11日,水利部针对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启动了抗旱IV级响应,有关六省(市)生态系统受旱程度的定量评估亟待开展。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分别评估了干旱对六省(市)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基于干旱事件特征分析研究区夏秋季生态干旱综合强度的年际变化,最后探讨了2022年生态干旱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6月为生态干旱的起始阶段,7—9月陆地系统生态干旱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均不断增加,10—11月随着降雨量增加、植被需水量减小,干旱缓解,水域系统生态干旱不断加重并持续至11月;(2)1982—2022年六省(市)生态干旱综合强度呈波动增加态势,2022年均达到或接近历史同期的最大值,高强度区的面积占比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67.4%;(3)2022年降水和地表水偏少导致的低生态供水强度,与高温日数较长导致的高生态需水强度相叠加,引发了198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干旱。
- 姜田亮屈艳萍吕娟粟晓玲董蓉蓉
- 关键词:长江流域
- 抗旱预案编制导则
-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其他从事抗旱活动的部门(单位)可参照执行。
- 张志彤张旭刘学峰万群志吕娟苏志诚付成伟冯琳屈艳萍王为杨光吴玉成张海滨高辉孙洪泉李云玲
- 关键词:水利水利信息信息化项目信息编码水利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