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林
- 作品数:85 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应用三维手术模拟技术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的形态学评估
- 目的:利用三维手术模拟技术分析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真臼形态及骨质储备.方法:整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明确诊断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CT扫描数据.共53例79髋,其中男9例12髋,女44例67髋.结合Crowe...
- 杨育晖左建林刘潼高忠礼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形态学特征
- 全髋股骨侧假体置入前倾角对股骨上段应力分布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 2004年
- 背景:股骨侧假体置换时按照原前倾角置入假体是公认的做法,但目前并无严格的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其合理性。目的:验证以不同前倾角置入股骨侧假体对股骨上段应力分布的影响。设计:随机分组、相互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吉林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15件新鲜成人股骨标本自愿(捐献)。干预:将15件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件标本,对3组分别以原前倾角,+15°(在原前倾角的基础上再前倾15°,+30°前倾角置入非骨水泥)固定假体,对置换前后的试件分别施以轴向载荷及复合载荷轴向载荷(+扭转载荷)。主要观察指标:置换前后各试件各点的应变值。结果:轴向载荷下的应变分布规律,在小转子上缘以下105mm外方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原前倾角组应变最大平均(166.08%),+30°组次之(平均121.24%),+15°组最小(平均105.40%),以较原前倾角大约15°的角度置入全髋股骨侧假体与以原前倾角置入假体相比会使更多的应力经股骨近端传导,其股骨表面的应变分布最接近于未处置股骨。结论:以+15°前倾角置入假体会获得最佳的近端匹配,使置换后股骨获得更多的近端承载,有效降低应力遮挡,有利于骨长入及远期稳定。
- 高忠礼左建林刘磊吴宏杨勇
- 关键词:前倾角置入股骨非骨水泥
-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肱骨楔形截骨术治疗肘内翻1例被引量:2
- 2019年
- 正常人群当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前臂会相对于肱骨外展15°-20°,称为提携角,提携角减小称为肘内翻。肘关节内翻时前臂向内发生旋转,从而产生了肘关节外观和正常解剖关系的改变。<10°的内翻畸形随年龄增大,骨折塑形,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自行纠正,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大,可不考虑手术。
- 王学明吴海贺左建林高忠礼
- 关键词:肘内翻
- 人工膝关节线水平与屈曲角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髁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水平与关节屈曲角度的相关性。方法:随访并测量41例(50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关节线水平的变化和屈膝角度,以二者为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判断两者相关性。结果:膝关节屈曲角度与关节线水平呈直线相关,在关节线水平以上为负相关(r=-0.92,P<0.01),在关节线水平以下为正相关(r=0.58,P<0.01)。关节线水平升高不大于3mm,患膝屈曲角度均在120°以上。关节线水平升高3~6mm,患膝屈曲角度仍在100°以上。而关节线水平升高6mm以上则仅能屈曲90°左右。关节线下降6mm以内,屈膝角度均在120°以上。结论: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对骨关节炎的膝关节进行初次人工膝置换,术中应尽可能维持关节线的解剖位置。关节线升高3mm以内屈曲功能最佳。
- 刘鹏刘光耀秦彦国左建林孙庆高忠礼
- 关键词:屈曲角度
-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的三维重建及测量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参数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38例(47髋)成人DDH患者的髋关节CT扫描数据和骨盆正位片,根据各型的解剖结构特点,将DDH髋分为CroweⅠ型组(n=21)、Crowe Ⅱ~Ⅲ型组(n=11)、CroweⅣ型组(n=15).选择同期收治的无髋关节病变的30例患者(30髋)作为对照组.将髋关节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以下参数:颈干角、头颈长、偏心距、大粗隆高点高度、股骨头高度、峡部高度,峡部内径(Di)、小粗隆最突出点近侧10 mm髓腔内径(DT+10)和小粗隆最突出点远侧20 mm髓腔内径(DT-20);计算DT+ 10/ DT-20、DT+10/Di和DT-20/Di的值.四组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的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Crowe Ⅰ型、Crowe Ⅱ~Ⅲ型、Crowe Ⅳ型DDH和对照组颈干角的测量值分别为131.8° ±7.1°、131.7° ±6.5°、122.8°±11.4°和131.8°±5.9°,Crowe Ⅳ型颈干角小于其他三组(P值均<0.05).Crowe Ⅳ型DDH的头颈长[(44.6±6.6)mm]小于Crowe Ⅰ型[(48.6±6.7)mm]和Crowe Ⅱ~Ⅲ型[(50.4 ±4.7)mm] (P =0.038、0.010).各组间偏心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92,P>0.05).Crowe Ⅳ型DDH的大粗隆高点高度的测量值[(12.1 ±6.1)mm]大于Crowe Ⅰ型[(8.9±7.2)mm]、Crowe Ⅱ~Ⅲ型[(7.5±3.3)mm]和对照组[(6.1±3.9)mm](P值均<0.05).Crowe Ⅰ型、Crowe Ⅱ~Ⅲ型、Crowe Ⅳ型DDH股骨头高度的测量值分别为(39.6 ±6.5)mm、(39.1±4.2) mm、(38.8±8.6)mm,均小于对照组的(46.5 ±6.2)mm(P值均<0.05).Crowe Ⅰ型、Crowe Ⅱ~Ⅲ型、Crowe Ⅳ型DDH和对照组的Di测量值分别为(9.9±2.2) mm、(8.3±1.8)mm、(8.7±1.7)mm和(10.1±1.4)mm;其中Crowe Ⅱ~Ⅲ型和Crowe Ⅳ型DDH的Di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P=0.004、0.010),Cr
- 刘双鲁刘兰波左建林肖建林杨育晖高忠礼
- 关键词:股骨近端形态学改变
- 膝骨性关节炎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测量与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下肢解剖和力学轴线的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数据和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下肢CTA扫描数据。将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作为正常人组,共20例40膝,男7例,女13例,年龄24~72岁,平均63.2岁;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关节炎组,并将关节炎组分为内翻膝组和外翻膝组,共53例100膝,男10例,女43例,年龄52~80岁,平均64.7岁。测量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关节间隙角(JS角)、股胫角(FT角)、髋-膝-踝角(HKA角)、膝生理外翻角(KPV角)及股骨头颈偏距(offset)。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F角(79.9±2.3)°,T角(93.8±3.7)°,JS角(1.7±1.0)°,FT角(175.4±4.0)°,HKA角(181.4±4.1)°,KPV角(6.0±1.0)°,offset(38.5±6.5)mm;骨关节炎组F角(81.4±3.5)°,T角(94.6±2.7)°,JS角(2.1±2.5)°,FT角(178.1±6.3)°,HKA角(184.3±6.9)°,KPV角(6.2±1.5)°,offset(38.1±9.2)mm。KPV角在内翻膝(6.5±1.4)°和外翻膝(5.5±1.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0.005);KPV角与患者年龄之间有相关性(r=0.241,P=0.016);股骨偏心距与KPV角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0)。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为6.2°,并且与年龄、股骨偏心距呈正相关。内翻膝的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大于外翻膝约1°。膝骨性关节炎下肢力学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TKA术前对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进行测量评估,取得下肢力学数据作为参考,可使得术中截骨变得更加合理、个体化。
- 武建运左建林刘潼高忠礼
- 关键词:放射测量术膝外翻
- 不同强度纤维蛋白胶作为兔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支架材料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主要作用为模拟细胞体内生长的空间环境,为细胞形成骨组织提供三维支架载体,但目前尚缺乏理想载体材料。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作为细胞支架进行兔骨髓基质细胞立体培养,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9/2008-01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及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完成。材料: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不同强度的纤维蛋白胶。1月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只,体质量0.25kg。方法:以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CO2孵箱中进行传代培养后,收集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与支架材料纤维蛋白胶复合后再进行培养4周。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纤维蛋白胶中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状况,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不同时期纤维蛋白胶中骨髓基质细胞的活性,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培养4周后骨髓基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不同强度的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态不同,在低强度纤维蛋白胶中活性好,扩增迅速,而在高强度纤维蛋白胶中细胞生长缓慢,数量少或逐渐死亡。电镜观察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比例为4∶1的纤维蛋白胶培养4周的基质细胞,各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具有良好活性。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低强度形成固体时的纤维蛋白胶中能够良好扩增生长,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比例为4∶1的效果最佳。
- 武汉张春秋孙景春谷长跃左建林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纤维蛋白胶细胞
- 基于三维CT扫描的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学及全髋股骨侧假体的优化设计研究
-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柄与股骨近端髓腔的匹配是假体初始稳定性及远期生存率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应用CT扫描三维重建的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图像对股骨近端髓腔(指自股骨颈截骨层面至峡部之间的股骨髓腔)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 左建林
- 关键词:股骨形态学髋假体三维重建
- 文献传递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不连伴假体远端断裂1例报告
- 2019年
- CroweⅣ型DDH患者一般存在股骨近端发育畸形,周边组织因为慢性脱位而挛缩,在这种情况下行THA时,为了有效复位,保证双下肢尽量等长并保护坐骨神经,往往需要进行股骨截骨[1]。转子下水平截骨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手段,可有效缓解软组织挛缩,从而更有利于复位和避免坐骨神经损伤,并可根据术者意愿调整股骨前倾,术后少有截骨处骨不连的报道。
- 窦一鸣杨育辉文兴贵左建林
- 关键词:DDH髋关节翻修术
- Annexin A1、14-3-3 proteinε和Peroxiredoxin 1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与骨巨细胞瘤(GCTB)侵袭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选取5例侵袭性GCTB作为实验组,4例良性GCTB作为对照组,提取全组织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对差别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相同条件下实验组蛋白质斑点为(506±23)个,对照组蛋白斑点为(468±28)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选择其中3个明显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实验组Annexin A1、14-3-3 proteinε表达上调,Peroxiredoxin 1表达下调。结论:Peroxiredoxin 1下调可能与GCTB侵袭性密切相关,AnnexinA1和14-3-3 proteinε上调可能为机体抗肿瘤的反应,AnnexinA1、14-3-3 proteinε和Peroxiredoxin 1可用于GCTB侵袭性标记物。
- 李颖智高忠礼左建林金海鸿杨小玉应洪亮田静
- 关键词:巨细胞瘤蛋白质组学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