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保瑞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杀意念研究调查
- 2008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杀意念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河南省7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在自杀意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专业满意度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及其中维度——父母期望、条理性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消除完美主义的消极影响,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 常保瑞方建东
-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自杀意念
- 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14年
- 学术界对流浪儿童的研究经历了问题取向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初步对与流浪儿童自身相关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心理干预研究初见成效。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为使流浪儿童尽快回归主流社会做出心理学专业的努力。
- 常保瑞方建东
- 关键词:流浪儿童心理特点
-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 完美主义是近20年来西方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其不断增多的自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
- 常保瑞
- 关键词: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自杀意念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 完美主义是近20年来西方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已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其不断增多的自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
- 常保瑞
- 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和谐自杀意念
- 文献传递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及建议
- 2009年
- 父母出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子交流,处于代养的环境下,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常保瑞方建东
-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心理健康
- 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暴民”现象解读
-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人们很多时候可以生活在一个和现实社会不一样的新环境当中。没有网络,高效、快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肯定会大打折扣。
- 常保瑞方建东
-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贵州省三所高校一至三年级的700名专科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就业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追求消极完美主义的大学生就业焦虑程度高。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可以为其降低就业焦虑程度、促进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 常保瑞方建东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焦虑消极完美主义自我和谐
- 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科系、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①2005-11随机整群抽取河南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校二、三年级大学生320人进行施测,共发出问卷32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28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292份,有效率91.3%。②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施测并调查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1~5级评分(分数越高出现孤独感频率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内容,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9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男125人(42.8%),女167人(57.2%);文科133人(45.5%),理工科159人(54.5%);二年级学生137人(46.9%),三年级学生155人(53.1%)。②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3.15,P<0.01),即女生高于男生;学科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55,P<0.05;t=2.41,P<0.05),即文科高于理工科;而年级变量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4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差异。③发展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r=0.207~0.393;r=0.246~0.384;P均<0.01),且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具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
- 张翔常保瑞赵燕
- 关键词:孤独精神卫生
- 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8
- 2010年
- 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就是培养人处于逆境时,具有创造积极情感的能力以及用乐观心态面对压力的能力。近年来,心理弹性的研究开始为国内心理学研究者所重视。心理弹性研究对教育的启示可归纳为四点:要注重家庭的基本功能;要重视学校的人际支持;要注重社会的支持功能;要注重培养个体的优秀品格。
- 常保瑞方建东
- 关键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
- 大学生完美主义、内外控、自我和谐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探讨大学生的消极完美主义心理、内外控、自我和谐与就业焦虑的关系,采用分层取样方式,利用已修订的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内外控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就业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得出完美主义、内外控、自我和谐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的结论。
- 方建东常保瑞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焦虑消极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