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李荣
- 作品数:52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甘草苷对过氧化氢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甘草苷对过氧化氢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SHEP1细胞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组以及甘草苷组,分别给予不含血清的培养基、200μmol/L的H_2O_2以及100、200、400μmol/L甘草苷联合200μmol/L的H_2O_2处理。处理后测定细胞活力值以及细胞中线粒体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的含量。结果:处理12、24、36、48后,H_2O_2组的细胞活力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200、400μmol/L甘草苷组的细胞活力值均显著高于H_2O_2组,且甘草苷剂量越大、细胞活力值越高(P<0.05);处理24 h后,H_2O_2组中Bax、Caspase-3、Nrf2、AR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l-2、凋亡抑制蛋白(XI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血红素氧合酶(HO-1)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200、400μmol/L甘草苷组中Bax、Caspase-3的含量显著低于H_2O_2组(P<0.05),Bcl-2、XIAP、Nrf2、ARE、SOD、GHS-Px、HO-1的含量显著高于H_2O_2组且甘草苷剂量越大,Bax、Caspase-3的含量越低(P<0.05),Bcl-2、XIAP、Nrf2、ARE、SOD、GHS-Px、HO-1的含量越高(P<0.05)。结论:甘草苷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增强抗氧化系统功能的途径来减轻过氧化氢所致SH-EP1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
- 史宁郭宏举王欢樊宇新张毓敏常李荣
- 关键词:甘草苷神经元氧化应激线粒体
- 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图书馆关于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4年10月),对纳入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201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 CI)为5.80(3.94,8.52)];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5%CI)分别为-1.29(-1.45,-1.13)、-1.88(-2.44,-1.33)、-1.57(-2.36,-0.78)、-1.57(-2.07,-1.08)]。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单用。但因纳入研究文献数量少,质量不齐,此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 史宁郭宏举李艳蕾潘敏翔白小贤常李荣
-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效性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关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6年8月),将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932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95%CI)为1.14(1.09,1.18);在退热时间、流涎停止时间、疱症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5%CI)分别为-0.92(-1.10,-0.74)、-0.86(-1.22,-0.50)、-1.93(-2.19,-1.67);食欲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95/5CI)为-0.72(-1.54,-0.09)。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资料证据,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因纳入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齐,此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 史宁郭宏举王欢张毓敏潘敏翔常李荣
- 关键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对照试验有效率
- 北川灾民抗震救灾期间皮肤病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
- 2010年
-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作为解放军第306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成员之一,负责北川县周围4个乡镇20个自然村和灾民安置点的灾民及北川驻军的医疗保障。在拉网式的医疗巡诊工作中,笔者发现灾区皮肤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严重影响了灾民的身心健康。本文旨在深入了解灾区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皮肤病防治对策;
- 刘军连邹德威张坚常李荣那薇吴航滨贺建华李成林
- 关键词:发病特点抗震救灾皮肤病灾民汶川大地震
- 细胞因子在Graves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4
- 2004年
- 王瑛 何美琼 高辉 周宁 唐哲 常李荣
- 关键词:细胞因子GRAVES病免疫病理学自身免疫性疾病
- 某部老干部药品需求满意度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09年《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颁布以来,军队老干部患慢性病、合理用药、药品需求等状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表对门诊老干部进行现场调研,利用Excel表格功能进行统计。结果老干部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老干部用药品种多,多药合用和中西药联用比较普遍。老干部认为药品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上的占80.61%,大多数人认为药品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自费购买药品。结论 2009年《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极大提升了药品保障水平,基本满足了军队老干部日益增长的药品需求。
- 王杰松常李荣安京雅刘昌叶张怡文李梅
- 关键词:军队老干部
- 虫草素调节肺癌细胞株A549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凋亡、侵袭相关分子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株A549,用不同剂量虫草素(0、0.25、0.5、1.0、2.0、4.0ng/mL)处理24h后,测定细胞中增殖、凋亡、侵袭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0.25、0.5、1.0、2.0、4.0ng/mL虫草素处理后,Caspase-3、Caspase-8、NOX1、LATS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ng/mL虫草素,CyclinD1、Bcl-2、c-Myc、cFLIP、TRAF6、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ng/mL虫草素;虫草素剂量越大,Caspase-3、Caspase-8、NOX1、LATS1的mRNA表达量越高,CyclinD1、Bcl-2、c-Myc、c-FLIP、TRAF6、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越低。结论:虫草素对肺癌细胞株A549中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对促增殖和促侵袭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 史宁郭宏举王欢常李荣
- 关键词:肺癌虫草素增殖凋亡
- 特种伤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及数据库设计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特种伤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为实现特种伤病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结构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便于用户远程使用和实现数据存储。以液体火箭推进剂致伤为例,设计符合特种伤病诊疗需求的数据库表单。结果该系统数据库设计采用B/S模式符合需求分析,液体火箭推进剂致伤数据库表单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结论本系统结构及数据库设计方案可以为构建特种伤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参考,提高特种伤病数据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 李建忠常李荣化楠余飞飞徐冰心刘志国
- 关键词: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推进剂
- 新型推进剂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了解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染毒剂量的关系。方法选择Wister大鼠32只,设置硝酸羟胺50、75、100 mg/kg三个不同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腹腔分别注射上述剂量的硝酸羟胺和生理盐水后24 h取血,检测血清中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50、75、100 mg/kg剂量组MDA含量均有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SOD活力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50 mg/kg剂量组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75、100 mg/kg剂量组含量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可引发大鼠血清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含量降低,氧化损伤可能是硝酸羟胺对机体损害的主要机制。
- 张蕾刘志国邹德威化楠李建忠徐冰心张坚常李荣
- 关键词:硝酸羟胺过氧化物歧化酶
- Desmosdumotin-C B环衍生物抑制MCF-7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desmosdumotin-C(Des-C)B环对位氟修饰衍生物TPP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质量浓度为1.0、2.5、5.0、10.0、20.0μg/m L的TPP作用48 h后,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20.0μg/m L TPP作用0、24、48 h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20.0μg/m L TPP作用0、24、48 h对MCF-7细胞中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影响。结果作用48 h后,2.5、5.0、10.0、20.0μg/m L的TPP对MCF-7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20μg/m L TPP作用24、48 h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作用48 h后,20μg/m L TPP可显著减少MCF-7中NF-κB P65阳性细胞率。结论 TPP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表达有关。
- 郭宏举常李荣史宁张捷向卓梁海吴久鸿
- 关键词:衍生物MC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