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江晖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大黄胃管内注入与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比较生大黄胃管内注入与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生大黄胃管内注入组(A组)47例与高位保留灌肠组(B组)49例,两组除大黄治疗方式不同外,其余内科综合治疗均相同。A组:生大黄3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浸泡5 min后从胃管注入,保留1 h,bid,疗程5~7 d;B组:生大黄3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浸泡5 min后高位保留灌肠,bid,疗程5~7 d。观察两组治疗后发热、腹痛腹胀、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发热、腹痛、腹胀、排气排便的恢复明显短于A组。结论生大黄在治疗急性胰腺上有明显作用,能促进胃肠道恢复,缩短疗程,高位保留灌肠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康江晖曾弢
- 关键词:生大黄
- 巨大胆总管结石一例
- 2007年
- 李勇康江晖
- 关键词:巨大胆总管结石凝血功能正常疼痛不适肝肾功能右上腹畏寒发热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69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菌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胆囊炎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抗菌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7%,8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菌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作用强,起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 康江晖曾弢
-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
-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术体会
- 2006年
- 康江晖严磊吕仁更
- 关键词:腹腔镜切除术急性胆囊炎胆囊良性疾病手术技术常规手术
- 特殊食管癌2例报告
- 2002年
- 马景华康江晖陈翔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 朱以祥吕仁更徐瀚斌李勇沈阳康江晖张冬王万菊全晓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胰腺炎
- 胃小网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
- 2004年
- 张冬康江晖
- 关键词:外科治疗B超检查
- 开腹胆囊切除术372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行开腹胆囊切除术3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医源性胆道损伤、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若能准确把握开腹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医源性胆道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 李勇何小军康江晖李培
- 关键词:胆囊胆囊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 开腹胆囊切除术37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胆囊切除术已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是一种成熟和安全的手术方法。近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推广,胆囊切除的患者日趋增多。众所周知,胆囊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常见的解剖变异及较复杂的病理变化,使胆囊切除术成为一种有潜在危险性及后遗症的手术,如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后综合征等。这类并发症和后遗症成为经常困扰普外科医生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所行开腹胆囊切除术372例的体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 李勇何小军康江晖李培
- 关键词: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医源性胆道损伤手术方法普外科医生
- 肝组织解偶联蛋白2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实验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组织解偶联蛋白(UCP)2的表达及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能量代谢障碍与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2周组(C组)、梗阻性黄疸1周再通1周组(D组)、梗阻性黄疸10 d再通1周组(E组)、梗阻性黄疸2周再通1周组(F组)。检测各组动物血清ALT、DBil、TBil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UCP-2mRNA的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B、C 2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较A组均升高(P值均<0.05),C组升高较B组明显(P值均<0.05)。光镜下可见B、C组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伴胆管增生,C组出现典型的肝细胞片状坏死。B、C 2组肝组织UCP-2 mRNA表达较A组升高(P值均<0.05),C组升高较B组明显(P<0.05)。胆道再通组后,D、E、F 3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改变也明显趋于正常。D组肝细胞UCP-2 mRNA的表达高于B组(P<0.05),F组的表达低于C组(P<0.05),D组的表达低于E、F 2组(P值均<0.05),E、F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肝脏UCP-2 mRNA表达升高,随梗阻时间延长其升高趋势明显。解除梗阻时间早,则肝细胞再生活跃,UCP-2 mRNA表达暂时升高;解除梗阻时间迟,则肝组织损伤严重,再生缓慢,UCP-2 mRNA表达进行性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提示肝组织UCP-2 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梗阻性黄疸能量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 温暖朱以祥吕仁更康江晖韩洪军徐瀚斌
-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