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彩荣

作品数:26 被引量:80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农村
  • 8篇乡村
  • 4篇集体经济
  • 3篇土地制度
  • 3篇农村集体经济
  • 3篇农户
  • 3篇农民
  • 3篇经济组织
  • 3篇集体经济组织
  • 3篇产权
  • 3篇村集体
  • 3篇村集体经济
  • 2篇地经
  • 2篇演进
  • 2篇市场化
  • 2篇土地经济
  • 2篇农村集体经济...
  • 2篇农村普法
  • 2篇普法
  • 2篇普法教育

机构

  • 25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作者

  • 25篇廖彩荣
  • 14篇陈美球
  • 5篇朱美英
  • 3篇翁贞林
  • 2篇刘桃菊
  • 2篇李力民
  • 2篇祁鲁彤
  • 1篇王庆日
  • 1篇陈小涛
  • 1篇康兰媛
  • 1篇冯广京
  • 1篇姚树荣
  • 1篇郭如良
  • 1篇蒋仁开
  • 1篇黄以胜
  • 1篇胡春晓
  • 1篇张冰松
  • 1篇郭春兰
  • 1篇廖小斌

传媒

  • 4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农林经济管理...
  • 2篇土地经济研究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编辑学报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地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农村经营管理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考
2013年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体制机制弊端也正在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的国情和农业院校的特点决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黄以胜廖彩荣
关键词:农业院校编制管理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
2024年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指标,采取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ESDA法、核密度估计、传统与空间Markov链模型研究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我国省份间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但总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由高到低的阶梯差异格局。(2)地理四大分区与三大粮食功能区总体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贡献率与地区内贡献率是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省份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十分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东部与西部地区局部自相关集聚现象明显。(4)样本期内,区域内部存在极化差异现象,在未考虑空间因素影响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自我锁定效应”与“马太效应”;纳入空间因素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转移概率有所提升。
蒋正中廖彩荣廖彩荣
关键词:动态演进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经济收益实现机制的一种探索——基于江西乐安“绿能”典型个案的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经济收益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江西乐安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协同的实践探索,为构建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可持续经济收益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典型案例剖析研究。研究结果:现阶段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经济收益呈现低于社会保障需求、实现形式多样、价值表现不稳定、收益最大化需区域统筹等基本特征。江西乐安以“政府引导、村组主导、村民自愿、企业对接,协同多样、保障多元、风险可控、利益共享”原则构建了各主体角色定位清晰、相互信任且充分嵌融的企业与小农户协同体,充分保障和实现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的可持续经济收益。研究结论:构建龙头企业与小农户的协同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经济收益的实现机制,但需要处理好农户、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合作社等多个主体的关系,以多样化的协同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以及政策激励、习俗等非正式制度,构建共治共享、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陈美球廖彩荣朱美英张淑娴张玉琴
关键词:土地经济经济收益
新农科建设对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新挑战及改革策略被引量:7
2022年
适应新农科建设的时代需求,为地方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新农科建设对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教育理念要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学科设置要向综合的交叉学科发展、课程体系要更加注重实践内容、教学手段要更加立足于生产一线、培养模式要更加突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导学关系需要在实践互动中升华。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为例,进一步探索了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对新挑战的改革策略:转变研究生培养理念,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研究生课程新体系,革新研究生教学手段,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树立研究生导学新型关系。
陈美球廖彩荣陈小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创新产权交易模式 激发资源活力——浙江永嘉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2019年
浙江省永嘉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新机制,提升了交易效益,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
陈美球廖彩荣朱美英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资源交易模式
乡村振兴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被引量:5
2019年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最宝贵的发展资本和农民最根本的生存资源,农村土地制度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制度支撑。科学诊断乡村振兴对土地要素保障需求与现行土地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明确乡村振兴对现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挑战,创新土地使用制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对现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村土地利用规划严重滞后于实践需求,现行用途管制与供地政策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环境友好利用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制度适应不了'迁村并点'的发展潮流。为此,研究提出4个方面创新土地制度:一是科学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统筹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二是完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为产业兴旺提供用地保障;三是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用地保障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村庄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实现研究——基于“土地征收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实现研讨会”的思考被引量:23
2018年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征收中权益的实现途径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基础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成员资格的认定及内涵的界定,是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基础,而成员权的高含金量决定了成员身份认定的复杂性;(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与特征表现为:土地是维系成员权的根本,成员权的财产边界意识强烈,成员权强调"家庭"单元,社会成员权应优先于经济成员权,成员权以传统伦理为基础。研究结论:(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应遵循自治性、保障性、唯一性和尊重性4个基本原则;(2)成员认定及成员权内涵界定,应综合考虑户籍、承包权、权利义务、土地保障等多种因素;(3)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要平衡;(4)土地征收中成员权的实现要坚持村级留存和直接分配两个层次。
陈美球廖彩荣廖彩荣王庆日冯广京王庆日蒋仁开
关键词:土地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被引量:73
2019年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到2020年的阶段性短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是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协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和互融互通,既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也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基于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的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坚持特殊到一般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思想协同保障、产业协同保障、人才协同保障、文化协同保障、生态协同保障、组织协同保障和社会协同保障等7个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廖彩荣郭如良郭如良胡春晓
关键词:脱贫攻坚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扎实推进期刊改革与发展
2013年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引领发展。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各项事业描绘出宏伟蓝图,在其精神指引下,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全方位建设之中,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的发展正呈现勃勃生机;根据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期刊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武装自己,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期刊发展道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秉承一种改革开放的精神,始终用改革开放智慧和勇气解决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两大规律;要敢于担当,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廖彩荣
关键词:期刊界
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问题探讨
2009年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是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化的再认识,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状况,提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进程的对策。
李力民祁鲁彤廖彩荣郭春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