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超龙
-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体系。方法:IBA公司的0.65型电离室配合相应剂量仪DOSE1及验证模体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结果:利用电离室在选定的参考点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以此为基础,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可以得出患者调强放疗计划执行的误差。结论:该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建立了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体系。
- 梁远吴丹玲冯国生陈甲信廖超龙莫颖
-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电离室二维电离室矩阵
- 鼻咽癌调强放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在以调强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下,初诊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普遍超过了80%。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治疗流程质量管理,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鼻咽癌的调强放疗流程包括靶区勾画、放疗计划设计、分次治疗实施等,需要医师、物理师、技术员的配合才能完成治疗。目前,各类学术团体依据临床实践,对调强放射治疗建立了完整的质控标准和指南,并在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本文就鼻咽癌调强流程中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特点进行概述。
- 朱超华陆合明廖超龙刘绪蒋海兰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质量管理
- 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基于配准对抗神经网络的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CB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60例鼻咽癌患者第1次用于图像引导放疗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其中47例作为训练集,13例作为测试集。建立基于配准对抗神经网络的RegGAN模型,将CB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选用Pix2Pix模型和Cycle-consistency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在相同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后使用测试集进行图像转换。比较利用3种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结果在测试集上应用RegGAN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具有更多的纹理信息。与Pix2Pix模型和Cycle-consistency模型相比,应用RegGAN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的MAE最小,PSNR和SSIM最大(均P<0.05)。结论采用RegGAN模型从CBCT图像转换而来的伪CT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可以作为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参考图像。
- 刘培朱超华孔令轲廖超龙陆合明
- 关键词:锥形束CT图像转换图像质量鼻咽癌自适应放疗
- CT值-相对电子密度转换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本院使用不同扫描参数、电子密度体模和CT机对CT值一相对电子密度(CT.RED)转换曲线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不同扫描电压、层厚下测量TM164CT性能模体和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不同电子密度插件在东芝AQUILION型、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54型cT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OPEN型CT机扫描的CT值,建立相应的CT—RED转换曲线并进行比较。结果1、2、3mm扫描层厚及不同扫描电流对CT值影响可忽略,低原子序数材料在不同型号CT、不同扫描电压下的CT值差异可忽略;不同扫描电压对高原子序数材料CT值有明显差异,同台CT机出现的最大差异约为400HU;两种模体在软组织·致密骨范围内所提供的cT值有明显差异,最大可达约500HU。结论不同电子密度模体、CT机及扫描电压对CT-RED转换曲线高原子序数材料部分有影响,因此在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前必须根据临床使用条件选用合适的电子密度模体对该曲线进行测量,以保证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 冯国生梁远吴丹玲蒿艳蓉陆合明陈甲信廖超龙莫颖黄翌航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作图像引导评估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分次间和分次内的误差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作为图像引导,评估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分次间和分次内误差并估算计划靶体积( PTV)合适的边界。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1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次放疗前后对患者进行CBCT。治疗前发现有摆位误差立即在线校正。分别对分次间和分次内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误差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2 mm分次间误差在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分别为21.7%、12.7%和34.1%。 CBCT引导下的在线校正可使100%的残留误差在左右和上下方向≤2 mm,使95.5%的残留误差在前后方向的残留误差≤2 mm。三个方向没有>3 mm的残留误差出现。与分次间的误差相比机器旋转位移引起的残留误差显著减少。没有进行每日CBCT扫描,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外扩的边界分别为4.9 mm、4.0 mm和6.3 mm,每日进行CBCT扫描使各个方向的外扩边界降低到1.2 mm。结论每天CBCT引导是提高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准确性的有效方式。 CBCT引导下的在线校正可使各方向的外扩边界减少70%-81%。
- 陆合明冯国生陈甲信舒留洋蒋海兰庞强程金建彭露杏吴丹玲廖超龙莫颖
- 关键词:鼻咽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
- 调强放射治疗两种剂量验证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通过比较胶片与二维电离室矩阵应用于调强放射治疗个体化患者剂量分布的验证结果,研究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验证的可行性。方法:用IBAOmniPro IMRT1.5软件对胶片与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采集的射野剂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比较胶片与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射野剂量分布的验证结果,分析得知二维电离室矩阵应用于调强放疗计划进行验证确实可行。结论: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建立了便捷可靠的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体系。
- 冯国生梁远吴丹玲蒿艳蓉陈甲信廖超龙莫颖
-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胶片二维电离室矩阵
- 首次后装前行模拟计划对宫颈癌患者直肠膀胱的剂量学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首次三维后装治疗前行模拟计划对宫颈癌患者直肠和膀胱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科首次接受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三维后装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后装前是否预扫描分为两组,各42例。实验组先行CT预扫描,在预扫描CT影像上模拟后装插植计划,指导医师进行首次后装插植操作;对照组为医师直接进行插植操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实际首次治疗计划中靶区剂量评估参数D_(90)、D_(100)、V_(100),直肠、乙状结肠等肠道和膀胱的D_(2cm3)、D_(1cm3)等剂量评估指标,比较两种计划治疗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靶区D_(90)、D_(100)、V_(100)的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膀胱的D_(2cm3)和D_(1cm3)剂量为(3.12±0.41)、(3.68±0.68) Gy,直肠的D_(2cm3)和D_(1cm3)剂量为(4.12±0.44)、(4.37±0.55) G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3.34±0.45)、(3.98±0.55) Gy;直肠:(4.38±0.49)、(4.66±0.56)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乙状结肠的D_(2cm3)和D_(1cm3)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19.52±45.69) s,显著短于对照组[(342.36±51.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66.67%),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为11.90%、16.67%,均低于对照组(23.10%、2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CT预扫描后行模拟后装插植计划设计中,膀胱及直肠受照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后装放疗,且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莫颖梁萍龙先凤梁莉莉石世合曾玉婷廖超龙
- 关键词:宫颈癌
- 自动计划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比宫颈癌调强中自动计划(AP)方式与手工计划(MP)在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宫颈癌自动计划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接受术前调强放射治疗的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用Pinnacle39.10治疗计划系统(TPS)对每一组CT图像同时设计AP与MP。在PTV的95%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调强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OAR受照剂量以及计划时间。结果 AP与MP计划相比,在肿瘤区计划靶区(PGTV)的平均剂量Dmean稍有优势、在临床计划靶区(PCTV)的适形度上稍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所有OAR的剂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优化时间上AP明显优于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在保证了计划一致性的同时节省了优化时间,能够提高计划效率。
- 廖超龙秦俭吴丹玲
-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疗
- 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颌下腺体积、位置及受照剂量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颌下腺的体积、位置及受照剂量变化情况和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自适应放疗的4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放疗前及放疗第11次、第22次和放疗结束时患者颌下腺体积、位置的变化及颌下腺的实际受照剂量与初始计划的受照剂量。结果:放疗第11次、第22次和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相比,颌下腺的体积逐渐减小,腺体中心点位移逐渐增大,实际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均小于初始计划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P<0.01),其中患侧颌下腺的变化较健侧更为显著(P<0.01)。结论:自适应放疗技术能根据鼻咽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及颌下腺体积、位置变化情况调整放疗计划,降低腺体实际受照剂量,在优化颌下腺功能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古俊钊廖超龙韦英林
- 关键词:鼻咽癌自适应放疗颌下腺体积受照剂量
- 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见习生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见习生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名高职见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期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客观题成绩上的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的病例分析应用主观题、操作技能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学习兴趣、资料查阅、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交流、集中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可提高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 古俊钊黄翌航邓珊廖超龙晏学翔
- 关键词:综合教学模式见习教学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