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声在婴幼儿异常髋关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超声在婴幼儿异常髋关节治疗中的监测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Graf法筛查诊断的28例共32个IIc级及以上分级的0-6个月以内的异常髋关节,并对其进行疗效监测...
- 张丽华陈玮吉李建卫
- 文献传递
- 成人腮腺Warthin's瘤超声造影表现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腮腺Warthin's瘤的超声造影声像表现,观察其超声造影参数变化。方法32例成人腮腺Warthin's瘤患者,入院二维超声检查共发现34个肿块,手术治疗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成人腮腺Warthin's瘤超声造影特征;绘制时间-强度曲线,以34个肿块为观察组,肿块周围正常腮腺组织为对照组,比较2组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峰值半降时间、曲线下面积。结果34个肿块超声造影均表现为等进慢出不均匀高增强,其中31个肿块增强后边界清晰、可见完整增强环,3个囊性变结节内部可见少许不规则无增强区。时间-强度曲线显示,观察组达峰时间[(16.59±2.29)s]与对照组[(16.26±2.60)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19.95±3.27)dB]高于对照组[(9.95±2.49)dB]、峰值半降时间[(57.94±7.57)s]长于对照组[(41.03±4.55)s]、曲线下面积[(4263.97±426.06)dB.s]大于对照组[(1920.42±125.37)dB.s](P<0.05)。结论腮腺Warthin's瘤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等进慢出高增强,增强环完整。
- 张丽华陈圣陈玮吉林宁
- 关键词:腮腺超声造影
- 神经外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外科不合格标本产生的相关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处理,探讨降低标本不合格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送检标本的不合格率及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采取护理对策前后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溶血、凝固和标本量不合要求,不合格标本主要为血液标本,与护理人员标本采集不当有关。采取护理对策后不合格标本率由干预前的1.60%下降至干预后的1.15%,不合格标本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分析不合格标本产生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主动与检验科室沟通,共同探讨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的措施,保证护理质量。
- 陈鸿文张丽华林容
- 关键词:不合格标本标本采集护理对策
- 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进行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促进其康复效果的提升。
- 林瑞梅陈鸿文张丽华陈贻芳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康复
-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对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鼠抗人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5 8例无转移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 2 0 0倍视野下 3个最高血管密度区的微血管数 (MVC) ,取其均数。结果MVC与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复发 (P <0 0 5 )及肝转移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2 1时 ,发生肝转移及局部复发的风险极大 ;MVC与患者预后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11时 ,5年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MVC值大于 2 1时 ,所有患者 5年内死亡。结论大肠癌组织内的MVC在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大意义 。
- 雷雯郁宝铭周锡庚张丽华林艳青
- 关键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大肠癌预后肿瘤转移
- 两种更换鼻空肠管方法在后组神经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两种更换鼻空肠管方法在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中应用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需要更换鼻空肠管的颅脑术后伴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以旧管带新管将新管插入空肠,然后拔除旧管;对照组32例,先拔除旧管,再徒手插入新管。两组均在换管后完成视觉模拟评分(VAS)和X线腹部平片确认。结果观察组不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推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以X线腹部平片诊断为标准,观察组判断准确33例,对照组准确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旧管带新管更换鼻空肠管可以减轻患者不适,提高家属推荐评分,置管的成功率较高,是颅脑术后伴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更换鼻空肠管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 王健红陈贻芳张丽华林雅
- 关键词:肠内营养鼻空肠管护理
- 超声在木村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对不同类型木村病(KD)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经病理证实为KD的3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结果:男女性别比4.3:1,发病年龄中位数32岁6月,病程中位数48个月。所有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18例行血清IgE检测者IgE水平均升高。比较36处肿块型与25处淋巴结型病灶,二者在形态、边界、网格样稍高回声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淋巴结型较肿块型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并较少表现为网格样稍高回声;二者在彩色血流、血流频谱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血流评估多数为II/III级、多数为低阻型血流频谱。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均显示淋巴滤泡增生,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生发中心坏死或伴嗜酸性微脓肿形成。结论:木村病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且表现头颈部占位的全身性疾病。超声上有一定特征,病灶分为肿块型与淋巴结型,当二者同时表现时,更有利于木村病的诊断,结合病史、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升高可提高准确性,最终依靠病理诊断。超声检出率高,可用于术后长期随访。
- 陈向张丽华陈玮吉
- 关键词:木村病超声肿块型嗜酸性粒细胞
-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78例高压氧治疗前后护理被引量:2
- 2017年
-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封闭的高压氧舱内,吸医用纯氧以达到抢救及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比较广泛[1]。研究表明其对改善脑代谢、恢复脑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提升颅脑疾病昏迷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高压氧治疗已成为颅脑疾病康复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但是,作为一类特殊的治疗方法,
- 宋晶张丽华林容
- 关键词:高压氧舱内昏迷患者神经外科高压氧治疗护理颅脑疾病
-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①持续气道湿化;②加强胸部体疗后吸痰;③增加口腔护理次数;④规范吸痰顺序;⑤使用鼻空肠管鼻饲;⑥加强环境卫生。比较两组病例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25例发生肺部感染。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陈贻芳林容张丽华
- 关键词: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 超声在婴幼儿髋关节异常治疗疗效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婴幼儿髋关节异常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儿32个Ⅱc及以上分型的异常髋关节,联合应用Graf法及Morin法对其进行疗效监测并指导治疗。结果 32个髋关节经治疗后均转为正常型,治疗后转型为正常髋的α角度值较治疗前增加(40.7°±4.5°vs.6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治疗后转型为正常髋的股骨头覆盖率较治疗前增加(36.8%±7.1%vs.64.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Graf法及Morin法对小儿髋关节异常治疗的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 张丽华陈玮吉李建卫
- 关键词: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