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琦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兔眼受损视神经的干预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通过建立兔眼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观察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干预的视神经损伤后的RGCs凋亡及NO含量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6只)、B组(损伤对照组,30只)、C组(损伤治疗组,30只).B、C组采用同一反向动脉夹夹闭视神经20 s制作动物模型,按伤后1、3、7、14、21 d又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C组于伤后2 min耳缘静脉注射2%AG(80 mg/kg),B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应用TUNEL染色计数凋亡阳性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测量NO含量,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结果 A组视网膜切片极少见到凋亡细胞.B、C组RGCs凋亡于伤后1 d偶见[分别是(2.84±0.34)个/mm2,(2.04±0.27)个/mm2],3~7 d逐渐增多,至14 d达高峰[(28.45±2.00)个/mm2,(20.73±1.34)个/mm2],之后逐渐下降.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很少表达iNOS,但含有少量NO,在损伤后两者含量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兔眼视神经夹伤后,耳缘静脉注射AG通过减少NO的合成,降低RGCs凋亡,对RGCs有保护作用.
- 张俊琦胡丽荣刘志英邢达勇王林洪
- 关键词:氨基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氨基胍在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病理学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视神经损伤后视功能下降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凋亡。视力的保存和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RGC的存活数量。文中通过建立兔眼视神经损伤的模型,观察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在损伤后视网膜病理形态学动态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66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损伤对照组30只、损伤治疗组30只。损伤组均采用同一反向动脉夹夹闭视神经法制作动物模型。损伤治疗组于伤后2 min耳缘静脉注射2%AG,损伤对照组同法注射等渗盐水,损伤组按照伤后1、3、7、14、21 d又随机分5组(n=6)。应用视网膜HE染色,计数RGC存活数量及TUNEL染色计数凋亡阳性细胞。结果损伤对照组RGC数于伤后1 d开始减少,丢失约13%,至14 d达高峰约69%,之后趋于稳定约67%;而凋亡细胞于伤后1 d视力数,第3-7天逐渐增多,至14 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眼视神经夹伤后,耳缘静脉注射AG减少RGC凋亡,对其具有保护性作用。
- 张俊琦胡丽荣刘太平梁卫丰
- 关键词:氨基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 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一氧化氮的表达与神经节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建立兔视神经夹伤模型,观察伤后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的表达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关系,从而探讨RGCs凋亡机制及氨基胍(AG)在伤后对RGCs的保护性作用。方法55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5只)、损伤对照组(25只)、AG治疗组(25只)。损伤组双眼夹伤视神经,按伤后1、3、7、14、21d又随机分为5组(5只/组)。AG治疗组于伤后2min耳缘静脉注射2%AG,损伤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应用TUNEL染色计数凋亡阳性细胞;比色法测量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正常组视网膜切片中极少见RGCs凋亡。损伤组于伤后1d偶见,3—7d逐渐增多,至14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很少表达iNOS,但含有少量NO。在损伤后二者含量逐渐增高,与RGCs凋亡呈正相关性。同一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和A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视神经夹伤后,NO合成增多可能是引起RGCs凋亡的一个因素。而AG通过减少NO的合成,降低RGCs凋亡,对RGCs有保护性作用。
- 张俊琦胡丽荣邢达勇刘志英刘太平
- 关键词:视神经夹伤视网膜一氧化氮凋亡氨基胍
- 氨基胍与视神经损伤
- 2013年
-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后氨基胍与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取健康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二组,损伤盐水组A组20只为对照组,损伤药物治疗组B组20只为实验组,A组兔子双眼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后,B组给予氨基胍药物治疗,剂量每只兔子100mg/kg,2次/d,B组相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d随机处死A组4只兔子,B组4只兔子,检测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观察神经节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盐水组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低于盐水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G可减少外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神经。
- 胡丽荣肖倩李金明张俊琦
- 关键词:氨基胍一氧化氮合成酶视神经损伤神经节细胞凋亡
- 氨基胍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性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视神经损伤是眼科常见疾病,多并发于颅脑外伤,预后不良,常致患者失明。由于视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所以迄今为止其治疗仍是国内外眼科界的一大难题。现将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及氨基胍(Aminogunidine,AG)对其保护性作用做一综述。
- 张俊琦刘志英刘太平邢达勇王林洪
- 关键词:氨基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自由基在视神经损伤后的毒性作用及氨基胍对其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氨基胍(aminoguaniding,AG)在兔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性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损伤组按损伤后1 d、3 d、7 d、14 d、21 d分5组,每组6只。损伤组采用同一反向动脉夹夹闭视神经法制作动物模型。伤后2 min耳缘静脉注射2%AG溶液(损伤治疗组)及等量0.9%氯化钠溶液(损伤对照组),测定视网膜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的MDA、SOD,视神经损伤后MDA含量逐渐升高,而SOD活力逐渐下降,至伤后14 d时达到高峰,同一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视神经损伤后,AG通过对抗自由基的途径减少视神经损伤诱导的RGC凋亡。
- 张俊琦邢达勇刘志英刘太平王林洪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自由基氨基胍
- 氨基胍在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家兔实验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后氨基胍与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取健康大白兔44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4只,损伤盐水组(B组)20只,损伤药物治疗组(C组)20只,B、C二组兔子双眼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后,C组给予氨基胍药物治疗,剂量每只兔子100mg/kg,2次/d,B组相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分别于造模后第一、三、七、十四、二十一天处死A组4只兔子,随机处死B组4只兔子,C组4只兔子,检测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观察神经节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盐水组(B组)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A组),治疗组(C组)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低于盐水组(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基胍可减少外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神经。
- 胡丽荣邢达勇张俊琦肖倩李金明
- 关键词:氨基胍一氧化氮合成酶视神经损伤神经节细胞凋亡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