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成

作品数:42 被引量:31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 5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化石
  • 14篇遗迹化石
  • 8篇遗迹组构
  • 8篇组构
  • 7篇盆地
  • 5篇凹陷
  • 4篇东濮凹陷
  • 4篇三叠
  • 4篇沙河街组
  • 4篇环境意义
  • 3篇地层
  • 3篇遗迹群落
  • 3篇群落
  • 3篇古近系
  • 3篇痕迹化石
  • 2篇新生代
  • 2篇盐岩
  • 2篇遗迹学
  • 2篇有机膜
  • 2篇有机污染

机构

  • 30篇河南理工大学
  • 12篇焦作工学院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河南省生物遗...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2篇张国成
  • 23篇齐永安
  • 15篇胡斌
  • 7篇龚一鸣
  • 6篇赵同谦
  • 6篇邰超
  • 5篇吴贤涛
  • 5篇汤友谊
  • 4篇冯磊
  • 4篇李鹏
  • 3篇郭卫星
  • 2篇佘加平
  • 2篇毛宇翔
  • 2篇宋党育
  • 2篇曾玉凤
  • 2篇王娟
  • 2篇姜在兴
  • 2篇肖春艳
  • 2篇武俐
  • 2篇张立军

传媒

  • 7篇焦作工学院学...
  • 5篇古生物学报
  • 5篇沉积学报
  • 4篇古地理学报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峨眉山龙门洞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遗迹组构及其沉积学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在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嘉一段)河口湾沉积中,共鉴定出动物遗迹化石9个属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Diplocraterion isp.,Skolithos isp.,Psilonichnus upsilon,Palaeophycus tubularis,Cochlichnus anguineus,Helminthopsis isp.,Protovirgularia obliterata和逃逸迹。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和梯阶分布识别出2个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和Palaeophycus tubularis遗迹组构,分别代表潮间砂坪和泥坪沉积环境。这2个组构都是软底控制的遗迹化石。
张国成王昆
关键词:下三叠统遗迹组构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痕迹化石被引量:5
1999年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发育有丰富的痕迹化石,其中长龙山组产有Helminthopsissp .,Cochlichnussp.,代表潮下低能环境;景儿峪组产有Skolithossp .和Monocraterion sp .,代表高能潮间环境。景儿峪组的Skolithos 和Monocraterion 是目前所报道的最古老的垂直潜穴,这些垂向潜穴的出现,为后生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开辟了新的途径。
齐永安吴贤涛张国成
关键词:痕迹化石沉积环境青白口系
西昆仑造山带复式增生楔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通过对西昆仑古生代主剪切带和早中生代增生楔杂岩剖面中的组成与构造等特征,西昆仑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两次向南的增生造山作用及其增生楔的组成与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增生楔杂岩在大陆造山带及其对大陆侧向增生的意义.
肖文交周辉B F Windley袁超陈汉林张国成方爱民李继亮
关键词:西昆仑
文献传递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盆地的沉积演化被引量:3
2002年
通过对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地层沉积特征的观察研究 ,分析了其形成环境和盆地充填演化历史 .根据古水流特征 ,认为西峡盆地北部边界断层以北是主要物源区 ,南部物源区是次要物源区 ,由北向南依次展布为冲积扇体系、辫状河体系和曲流河体系 ,整个盆地为不对称充填 。
张国成
关键词:晚白垩世沉积古地理
旋回地层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被引量:44
2008年
围绕对地质时间的认识,地层学取得了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3次里程碑性的重大进展.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并与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相结合建立的、以百万年为计时单位的地质年代表既创造了地层学的辉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质学对精确数字定年的不懈追求和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简要回顾了地层学解读时间的漫长过程,阐述了旋回地层学概念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旋回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在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异同.以广西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海相碳酸盐地层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基础上构建高分辨率,并能与人类社会时间接轨的地质时间坐标的广阔前景和科学意义.
龚一鸣杜远生童金南张克信冯庆来谢树成胡斌齐永安张国成
关键词:旋回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米兰柯维奇旋回泥盆纪
江西玉山祝宅上奥陶统下镇组蓝细菌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江西玉山祝宅上奥陶统下镇组发育一层珊瑚生物层,是扬子板块奥陶纪以珊瑚为主的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的典型代表,其形成的水深一直缺乏有效的限定。本文研究首次在该珊瑚层中发现蓝细菌,包括Girvanella和Rothpletzella。蓝细菌生活的水体深度不超过50m,从而将该珊瑚生物层形成时的水体深度限定在50m以内。珊瑚生物层的下伏灰岩地层产出大型腕足动物,但属种单调,不产任何珊瑚。本文研究在该层灰岩中发现的蓝细菌Hedstroemia和Garwoodia,是两个典型的潟湖相蓝细菌,因此推测该层灰岩中珊瑚的缺失不是因为水太深,而是因为环境的局限。该剖面下部有一套与页岩互层的灰岩,以前被认为是深水相的,但这次在其中发现了蓝细菌Acuasiphonoria,因此也应该是浅水相的。
吴亚生孙晓芳孙晓芳张国成齐永安包洪平任军峰
关键词:古水深生物礁古生态上奥陶统
第9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5
2008年
第9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8月13—18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论文摘要集和野外地质考察可以看出:自1983年遗迹组构概念提出以来,一些新思维、新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遗迹学的研究领域,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地层学和沉积学的诸多领域,并随着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海相、陆相遗迹组构分析及其在储集层沉积环境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研究中的应用仍然是当前遗迹学的主题,遗迹组构的CT成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模拟在地下水勘查和油气勘探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齐永安胡斌张国成龚一鸣
关键词:遗迹化石遗迹组构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河口湾沉积亚相之沉积学与痕迹学识别与油气储层被引量:6
2014年
沉积学结合痕迹学研究,识别出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存在五类河口湾沉积亚相。这五类亚相都含有斜向异源碎屑层理及海相或咸水痕迹化石。现代和古代河口湾研究证明,斜向异源碎屑层理(Inclined Heterolithic Stratification),是潮汐水流进入河流式河口湾引发波动震荡机制形成的。表现为重复出现,厚在数厘米到数分米的泥/砂对偶层。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三段岩芯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泥/砂对偶层及其所含海相和咸水成因痕迹化石,记录下河口湾上游,受潮汐影响产生水下收缩裂隙和滨岸痕迹化石Diplocraterion的河流成因砂(亚相A);河口湾中部,因与最大紊流带相关,出现变形层理和痕迹化石Palaeophycos、Planolites和Chondrites的泥质沉积(亚相B、C);河口湾下游,则显示Terebellina、Rhizocrallium、Ophiomorpha、Diplocraterion等高分异度痕迹化石的海相成因砂(亚相D、E)。文留地区古近纪油田与北美白垩纪油田的研究和勘探开发说明,河流式河口湾油气资源丰富,识别这类古环境,对寻找油气储层,意义重大。
吴贤涛张国成吴渤王磊
关键词:河流沉积痕迹化石东濮凹陷古近系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河流及湖泊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被引量:15
2004年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 ,达 196 0m ,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 ,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 ,共 6种类型 ,分别为Skolithos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 、Palaeophycus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 ,大多数为居住迹 ,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 ,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 ,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 ,潜穴密度大 ,属种单一 ,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 cus组构 ;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 ,潜穴密度较大 ,类型稍多 ,包括由Cylindricumichnosp 、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 ,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张国成郭卫星曾玉凤
关键词:湖泊沉积遗迹组构上白垩统陆相遗迹化石属种
济源盆地谭庄组(T_(2-3))上段湖相沉积及遗迹化石特征被引量:22
2005年
济源市西南郊出露有中—上三叠统谭庄组,代表了济源中生代盆地充填的一部分。在湖相剖面中识别出六种岩相组成的两类相序,相序 1呈叠置的向上变粗的序列,由下到上由富有机质页岩 (相E,类型Ⅰ ),纹层粉砂岩 (相A)和水流波痕层理砂岩(相B)组成,记录了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常年性开放湖泊中小型河口坝三角洲的进积作用;相序 2缺少明显的垂直序列,由互层状细粒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相C),变形层理和波浪改造砂岩 (相D),富有机质页岩(相E,类型Ⅱ)和粘土岩组成,虽然也代表了常年性开放浅水湖泊体系,但反映出很强的季节性气候控制特征。湖相剖面的相C中发育丰富的Skolithoslinearis组合,也反映出底层受季节性气候控制。文章深入探讨了该组上段浅湖沉积的环境演替及气候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在湖泊演化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过几次水体分层。根据晚三叠世时期的古地理重建,推测谭庄组上段湖相沉积反映出的强烈季节性可以用潘加亚巨型季风影响的设想模式解释。
张国成曾玉凤Buatois LAMangano MG
关键词:湖相沉积盆地充填上三叠统古地理重建遗迹化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