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振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水中添加柠檬酸对大口黑鲈耐低氧能力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在水中添加柠檬酸(citric acid,CA)对处于急性低氧胁迫下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耐低氧能力的影响,以平均体重(18.53±0.43)g的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柠檬酸至终浓度分别为0(T0)、0.01‰(T1)、0.05‰(T2)和0.10‰(T3),在初始溶解氧浓度(DO)为7.5 mg/L的水体中停止充氧,进行2.5 h的急性低氧胁迫,每0.5 h测定水中DO,对照组DO为(7.5±0.2)mg/L。胁迫结束后测定抗应激能力、机体损伤与死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0组大口黑鲈血浆中应激相关指标皮质醇(COR)与乳酸(LD)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征机体氧化损伤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T0组相比,T3组死亡率显著降低,血浆中COR、LD与H2O2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急性低氧胁迫导致大口黑鲈产生氧化应激与机体损伤,甚至大量死亡;0.1‰CA可提高大口黑鲈抗急性低氧胁迫能力,缓解急性低氧胁迫对机体的损伤并降低死亡率。
- 刘佳林于浩东陈菲菲张学振
- 关键词:柠檬酸大口黑鲈机体损伤死亡率
- 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以酵母硒(总硒含量2000 mg/kg)的形式分别向基础饲料(硒含量0.78 mg/kg)中添加0、2、4、6 mg/kg(饲料中硒总含量为0.78、2.42、4.26和6.73 mg/kg)的硒,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5.89±0.74)g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360尾体质健康的史氏鲟幼鱼,随机分配至12个养殖缸(30尾/缸),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幼鱼肌肉硒含量、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饲料转化率(FCR)、内脏比(VSI)、肝重比(HIS)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肥满度(C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6.73 mg/kg添加组的史氏鲟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升高,肌肉蒸煮损失、冻融损失和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2)对史氏鲟幼鱼投喂添加2.42~6.73 mg/kg的酵母硒饲料,其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3)添加6.73 mg/kg的硒显著提升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 X)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以酵母硒的形式添加6.73 mg/kg的硒可以显著地促进史氏鲟幼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吴雷张学振王力刘琪李建张殿福田大才
- 关键词:酵母硒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
- 一种漂浮式养鱼跑道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养鱼跑道,包括走道,所述走道的一端连接有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养殖的跑道主体;所述跑道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污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养鱼跑道结构新颖,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 张学振王力李大鹏王春芳汤蓉
- 一种富硒鲟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鲟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富硒鲟鱼饲料包括秘鲁鱼粉、磷虾粉、鸡肉粉、豆粕、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预糊化淀粉、鱿鱼油、大豆卵磷脂、甜菜碱、氯化胆碱、矿物质预混料、维生素...
- 张学振王力吴雷田大才刘琪
- 文献传递
- 高脂日粮添加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脂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 2023年
- 为探究胆汁酸对高脂饲料饲喂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生理、脂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配制基础饲料(脂肪含量10.6%,对照组C)、高脂饲料(脂肪含量17.5%,高脂组HF)、高脂饲料+300mg/kg胆汁酸(HFB1)、高脂饲料+600 mg/kg胆汁酸(HFB2)、高脂饲料+900 mg/kg胆汁酸(HFB3)5种试验饲料。将750尾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缸,每缸50尾,进行7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饲料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而添加胆汁酸后可改善高脂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的不利影响。饲喂高脂饲料组血浆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胆汁酸后,肝脏中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血浆中TG含量在胆汁酸添加量为900 mg/kg时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血浆中总胆酸(TBA)含量随着胆汁酸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胆汁酸添加量为600mg/kg时,肝脏中法尼醇X受体基因(fxr)表达量上调(P<0.05),胆汁酸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cyp7a1、bsep、asbt)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对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发现fxr诱导shp的表达,抑制肝脏中srebp1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fas、acc2)的表达。此外,胆汁酸增加肝脏中脂肪分解和β氧化相关基因(lpl、hl、hsl、cpt1、acox1)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改善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通过FXR/SHP/SREBP1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并促进胆汁酸合成和循环,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胆汁酸在鱼类中的营养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杨影廖晨蕾王力康晟超秦牧李洪运张学振
- 关键词:大口黑鲈高脂饲料胆汁酸脂代谢
- 一种陆基式循环水养鱼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基式循环水养鱼系统,包括池塘,所述养鱼系统还包括供水装置、养殖缸、控水装置以及均位于地下的废水沉降池和污水处理池,所述供水装置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池塘相连,所述养殖缸通过推水管与所述供水装置相连;所述控...
- 张学振王力李大鹏王春芳汤蓉
-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和哺乳动物致毒效应的比较研究
- 世界各地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生态灾难,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导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动物比鱼类对MC更加敏感,学者们就MC对此两类动物致...
- 张学振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哺乳动物致毒效应蓝藻水华
- 水温对中华鲟血清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3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12℃、21℃、26℃、31℃水温环境中的中华鲟的血清活性氧(ROS)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表明水温对中华鲟体内自由基水平及其抗氧化防御体系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鲟鱼存活的水温范围内,中华鲟依靠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可以抵御活性氧含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损害,但这种抵御作用因水温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血清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ROS和MDA均与水温有显著的正相关性;GSH含量随水温先升高后降低,21℃时含量最高;26℃和31℃中的SOD活力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GSH和SOD与水温(T)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OD=-7.7972+17.228T-0.2821T2(r=0.8923,p<0.01),GSH=-146.58+32.3951T-0.7427T2(r=0.8661,p<0.01)。在试验期间,各温度组的中华鲟的血清CAT活性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血清MDA含量和血清ROS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温(26℃和31℃)状态下ROS产生增加而造成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其增加程度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产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而低温和适温环境虽然存在ROS随水温升高而升高的规律,但血清SOD活性和血清ROS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中华鲟体内的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系统维持着体内自由基的"自稳态",使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处于较低的状态。
- 李大鹏刘松岩谢从新张学振
- 关键词:中华鲟氧化应激水温活性氧
- 一种溶藻生物制剂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溶藻生物制剂及应用。该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光合细菌、鞘氨醇单胞菌、维生素C、维生素E和乳糖混合而成。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施用过程中耗氧极低,迅速降解养殖水体...
- 张学振陈元元魏晋吴康
- 文献传递
- 南方鲇鱼种形态的量化分析
- 2002年
- 对131尾南方鲇鱼种(体长30mm~134mm)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并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南方鲇鱼种(1)口宽阔,口裂宽占头长48.5%~63.6%,平均为56.4%,吻长(口裂长)占头长的25.6%~42.8%平均为33.9%,且均不随鱼种生长而出现较大变化;(2)南方鲇的头长占体长的22.7%~30.8%之间,平均为24.6%,比例随着鱼种的生长而逐渐变小,体长达70mm以后,比例显:毒降低;(3)体高占体长的13.8%~24.1%,平均为16.4%。随着鱼种规格的增大而逐渐变大,体长达60mm后比例显著变大(4)尾鳍不对称,上叶明显长于下叶,上下叶长度之比为1.2~1.6,平均为1.33,随着鱼体生长无显著变化。
- 张学振
- 关键词:南方鲇鱼种体长鱼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