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君
- 作品数:59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 弥散是组织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对水分子的这种运动十分敏感,是目前观察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惟一方法,...
-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弥散系数肝占位性病变
- 文献传递
-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制备小鼠H22皮下种植肝癌模型。种植成功第5天后,A组隔天给予氟尿嘧啶腹腔注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完毕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将两组小鼠的ADC值及实验室数据行t检验,分析两组小鼠ADC值与各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及12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A组、B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780±122mm^2/s、596.50±80.17mm^2/s;1421±160mm^2/s、1232.80±85.02m m^2/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ADC值可以反映氟尿嘧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 DWI技术及ADC值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 谭文莉张安君赵喜龚志刚俞健力钟薏詹松华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氟尿嘧啶小鼠
- 两种涂钡方法对于发现胃食管反流的比较
- 2002年
- 目的 :在上胃肠道钡餐检查涂布钡剂后 ,观察胃食管反流的可疑征象 ,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警觉性。方法 :381例受检患者按涂钡方法的不同 ,随机分为转身组和翻滚组 .翻转身后 ,以食管被钡液再度充盈为阳性。结果 :转身组 2 0 5例 ,阳性4 5例 (2 2 .0 % ) ;翻滚组 176例 ,阳性 18例 (10 .2 % )。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应用转身法 5 8.6 % (41/ 70 )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涂钡后即出现阳性征象 。
- 耿坚张闽光张安君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钡餐造影检查
- 胃肠钡餐检查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1997年
- 探讨上腹痛小儿行胃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以101例小儿胃钡餐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检查阳性率为60.4%,46例为上消化道炎症,12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为胃下垂及十二指肠壅积。结论是X线检查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基础及主要方法。
- 张安君耿坚
- 关键词:小儿X线诊断消化道疾病钡餐检查
- 慢性支气管炎与骨质疏松相互关系初探
- 张安君耿坚沈家根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
- 文献传递
- 正常成人脾脏大小的CT测量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成人脾脏大小的方法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引起脾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脾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脾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22例男性和119例女性的脾脏体积分别为139.13±53.64 cm3和122.52±50.46 cm3(P=0.014);最大平面面积分别为27.74±8.22 cm2和25.08±6.75 cm2(P=0.007);脾门平面面积分别为25.67±8.12 cm2和23.34±6.55 cm2(P=0.015)。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脾门平面面积均有缩小趋势,但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脾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839和0.758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脾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后两者可用于临床评估脾脏的大小。脾脏大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 张闽光黄学菁邢东炜张安君耿坚
- 关键词:脾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常规腹部MRI检查+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phase,OP)序列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0例,非脂肪肝患者40例。对比观察二组患者肝脏在常规TSE T1WI、IP和OP像上的信号强度,测量同相位和反相位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肝脏脂肪变指数(FI,fat index),FI计算公式为:FI=(SIip-SIop)/2SIip。结果 40例脂肪肝患者在常规TSE序列T1WI上肝脏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相上,脂肪肝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变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内的脂肪成分相当敏感,能提高对脂肪肝的诊断率,在临床诊断脂肪肝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张安君耿坚詹松华王辉王国年杨辰瑶张成黄学菁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
- 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改进(附33例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改进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3 3例 3 9条下肢 ,在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下肢静脉回流通畅后 ,随即行经皮静脉穿刺插管造影 ,检查每一对股腘静脉瓣膜的功能。结果 :3 8条下肢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1条 ,均属静脉倒流性疾病。深静脉倒流程度 0° 1条、2° 3条、3° 2 1条、4° 14条。结论 :将顺行和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合并进行 。
- 耿坚张安君王菊凤黄学菁张闽光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造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行性
-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 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肝脏良、恶性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组间、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图像,25例49个病灶,均清晰显示。结论: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有一定鉴别价值。
- 张安君詹松华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肝脏肿瘤
-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临床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运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RA,...
- 张安君黄学菁王国年龚志刚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