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建 作品数:20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核科学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基于球形铍粉制备的Be-50Al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了基于球形铍粉制备的新型变形Be-50%Al合金。热等静压组织中Be相保持了较高的球形率,形状因子大于0.5的Be相占比超过77%,测试了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其弹性模量达到171GPa,具有较好的刚性。Be-50Al合金在250~550℃温度下的热压缩过程中均表现出低于传统洛克合金的峰值应力,在300~350℃下Be-50Al合金应变硬化指数非常稳定,具有良好的均匀塑性变形能力。Be-50Al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过程中均表现出以铝相为主导的双相协调变形机制。该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表现为铍颗粒的解理断裂、铝的韧性断裂和铍铝的界面脱粘,高温下压缩断口主要表现为铝相的撕裂。 王晶 彭仕先 王旻 张晨 张新建关键词: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真空感应熔炼铀熔体Fe挥发动力学 2017年 研究了真空感应熔炼过程铀熔体中Fe元素挥发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熔体中[Fe]=Fe(g)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约121 k J/mol,挥发过程受熔体中Fe在液相边界层中扩散和液/气界面化学反应共同控制,但溶质扩散影响更大,1673和1853 K温度下挥发反应的传质系数分别为4.52×10^(-4)和1.01×10^(-3) cm/s。 陈波 杜战辉 刘奎 张新建 王震宏关键词:挥发 真空感应熔炼 铁元素 铀熔体中Fe蒸气分压的测量及其活度计算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载流气体携带法测量了1500~1600℃范围U-Fe熔体上方Fe的蒸气分压,计算获得Fe在U熔体中的活度、活度系数及标准溶解自由能。结果显示,相对Raoult定律Fe为负偏差元素,1500和1600℃无限稀的铀熔体中Fe的活度系数γ分别为0.344和0.485,其在铀熔体中的标准溶解自由能与温度关系符合△G^0=-448 682+125.4T. 陈波 段玉洁 杜战辉 刘奎 张新建 王震宏关键词:活度 活度系数 熔盐电解技术在铀金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铀金属广泛用于能源及军工领域,熔盐电解是铀金属制备、部件加工和含铀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综述了熔盐电解方法在铀金属的制备、纯化、铀单晶制备及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熔盐电解技术在铀金属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王震宏 张新建关键词:熔盐电解 单晶 乏燃料 铸态U-5.5Nb合金中的胞状分解 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了铸态U-5.5Nb合金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及相转变行为。利用OM、SEM和XRD对组织特征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5.5Nb合金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不完全的胞状分解,形成了类似于珠光体的片层组织,片层间距为86~186 nm。XRD分析表明片层组织由贫Nb的α相和富Nb的γ1-2中间相组成。胞状分解优先在晶界和夹杂物周围形核并长大。通过对晶界处胞状分解组织特征以及热力学计算分析可以得到U-5.5Nb合金胞状分解满足Fournelle-Clark热激活分解机制。在夹杂物界面上观察到了一层连续的但厚度不均匀的γ1-2相薄膜(30~60 nm),并且夹杂物和胞状分解聚集体分离。 陈冬 邓鸿章 唐清富 王震宏 苏斌 张新建 蒙大桥关键词:相转变 一种高纯铀金属的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铀金属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炉体、区域熔炼坩埚、熔炼系统、抽真空系统、测温系统和伺服系统,炉体中设置有料棒固定单元,料棒固定单元包括分别位于炉体顶部和底部并且相对设置的上卡头与下卡头;区域熔... 王震宏 张新建 石洁 魏怡芸 杨勋刚 凃远洋文献传递 铈和Ce-20La合金的晶粒长大动力学 被引量:2 2019年 使用真空电弧熔炼和铜模吸铸方法制备了Ce和Ce-20La两种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金相显微镜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e和Ce-20La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并呈现单相等轴晶组织; Ce-20La中La取代Ce形成了置换固溶体。将Ce和Ce-20La分别在400℃下高真空中不同时间退火,发现这两种材料的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变化均满足关系式:D^3-D■=kt。其中,与Ce和Ce-20La对应的k值分别为17251和3565。La的掺入引起Ce的晶格畸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子在晶粒内部的扩散,阻止了晶粒长大,从而提高了Ce-20La的热稳定性。 黄宇 张新建 许刚 王维 叶小球 李成杰关键词:CE 晶粒长大 镓元素与初始晶粒尺寸对小变形条件下纯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研究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技术,对具有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纯铝与Al-1.8at%Ga合金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行为开展了实验。结果表明,粗大纯铝晶粒可通过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制备,其临界应变量随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镓元素添加后提高了铝的晶界迁移速率,使得Al-1.8at%Ga合金的再结晶临界应变量小于纯铝。纯铝再结晶临界应变量随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粗大初始组织更适于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 顾凯 刘振清 张新建关键词:纯铝 U-Nb合金中夹杂物的纳米压痕表征 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铸态U-5.5Nb合金中Nb_2C、U(C,N)以及基体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根据获得的硬度值计算了屈服强度和塑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Nb_2C夹杂物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最大,而U(C,N)夹杂物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远小于Nb_2C但明显高于基体;计算结果显示Nb_2C夹杂物屈服强度最高而塑性指数值最小,倾向于发生弹性变形,U(C,N)夹杂物强度低但塑性指数值最大,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并发生破裂。基体多步循环加载获得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值与单次加载基本一致,并且弹性模量值和文献中报道的单向拉伸实验测得的值相符。 陈冬 李瑞文 马荣 陈向林 王震宏 苏斌 张新建 蒙大桥关键词: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InAs/GaInSb超晶格薄膜结构与电学性能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调节生长温度、Ⅴ/Ⅲ束流比等参数在(001)GaAs衬底上生长了InAs/GaInSb超晶格薄膜。结果表明:InAs/GaInSb超晶格薄膜的最佳生长温度在385~395℃,Ⅴ/Ⅲ束流比为5.7∶1~8.7∶1。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原位观测到清晰的GaAs层(4×2)、GaSb层(1×3)和InAs层(1×2)再构衍射条纹。获得的超晶格薄膜结构质量较好。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均上升。 陈道明 国凤云 张新建 白贵元 赵连城关键词:超晶格薄膜 分子束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