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康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襄樊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地奥司明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肿胀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叶状
  • 1篇叶状肿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分叶状肿...
  • 1篇上消化道

机构

  • 8篇襄樊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张永康
  • 6篇刘韵
  • 3篇谢飞
  • 1篇张玲
  • 1篇罗锐
  • 1篇陶正贵
  • 1篇王建国
  • 1篇梁晋军
  • 1篇廖晓峰
  • 1篇杨海波
  • 1篇杜明国

传媒

  • 2篇医药世界
  • 2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先天性巨结肠保留扩张结肠的Duhamel改良手术临床应用价值
杜明国廖晓峰王建国张永康陶正贵杨海波张玲梁晋军罗锐
简要技术说明:Duhamel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普通型)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经典术式之一。但其传统的手术均强调狭窄肠管近侧扩张结肠的广泛切除。根据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及我们的临床实践所见,狭窄近侧扩张的结肠若不伴肥...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改良DUHAMEL术
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溶栓治疗,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奥司明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变化值。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7,14天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是(8.0±7.5)mm、(26.8±9.3)mm、(43.4±16.0)mm,对照组的变化值为(5.1±6.4)mm、(20.5±9.5)mm、(35.0±11.0)mm。2组周径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地奥司明在减轻下肢肿胀、促进病情恢复方面疗效肯定。
张永康谢飞刘韵
关键词:地奥司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胀
腹膜后巨大瘢痕组织1例分析
2009年
张永康谢飞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
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患肢周径变化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35名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7、14天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是(8.0±7.5)mm、(26.8±9.3)mm、(43.4±16.0)mm。对照组的变化值分别为(5.1±6.4)mm、(20.5±9.5)mm、(35.0±11.0)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能够明显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肢体肿胀体征。
张永康刘韵
关键词:地奥司明下肢深静脉血栓肿胀
乳腺分叶状肿瘤1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10例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0.5-5年。5例行局部乳腺部分切除术,术后复发1例。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加假体植入隆乳术。1例反复5次局部乳腺切除术后复发,最终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本组10例患者均术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局部扩大部分乳腺切除术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治疗中是可行的。
张永康刘韵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治疗隆乳术
肝炎后肝硬化自发性脐静脉破裂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2009年
张永康谢飞刘韵
关键词:脐静脉
地奥司明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常规抬高患肢30°,平卧;病程72h患者给予尿激酶8万U,bid,疗程1周;给予华法令钠5mg,po,qd;阿司匹林75mg,po,q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q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司明1g,bid,连服15d。观察患肢周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小腿周径逐渐减小。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3,7,14天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是(3.0±2.0),(9.3±6.8),(11.4±8.0)mm,对照组分别为(2.5±1.1),(5.5±4.5),(8.1±6.0)m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地奥司明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张永康刘韵
关键词:地奥司明肿胀
股疝嵌顿误诊为腹股沟感染1例分析
2010年
张永康刘韵
关键词:腹股沟误诊股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