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出现斑秃被引量:21
- 2001年
- 拉米夫定(1amivudine)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治疗。1991年问世,1998年在我国上市,现已3年。在既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中证实其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不高,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报告1例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过程中发生斑秃,仅供参考。
- 张维燕魏丽荣
- 关键词:拉米夫定斑秃抗病毒药物药物不良反应
- 终末期肝病肾脏损坏的临床与病理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肾脏损坏的临床与肾脏病理学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期间死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与尸解资料,研究肾脏损坏临床与肾脏病理学改变之间的联系.结果:45例患者均无明确的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病史,其中30例(66.7%)有肾功能不全表现,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44/45,98%),其中合并有腹腔感染的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明显增高(χ2=8.332,P=0.004,OR=7.2,95%CI:1.75-29.6),而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无相关性.临床无论是否有肾功能不全表现,绝大多数患者(41/45,91.1%)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学改变,其中表现为肾功能衰竭的有31例(68.9%),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7例(15.6%),化脓性肾炎的有2例(4.4%),无明显病理学改变5例(11.1%).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后,病情危重、进展快,可能同时合并有肾前性及肾性病因及诱因,且病理学多有器质性改变.
- 董建平田国保谢雯张维燕张黔英曾争
-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肾衰竭病理学
- 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其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病例254例患者分别统计感染发生频率、部位、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最多,其次为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死亡组病例在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计数及比例、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病例在伴有并发症、进行侵袭性操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院内感染方面均显著多于存活组;死亡组病例在血清钠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和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院内感染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维燕王晓杰黄容海刘志达马捷申戈成军
-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感染
- 北京地区24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肾损害。该病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易出现误诊。以下对244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
- 蒋荣猛陈志海徐寒张维燕李兴旺丁静秋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病例分析自然疫源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汉坦病毒病程进展
- 胰岛素抵抗与慢性肝病被引量:2
- 2010年
- 在我国,慢性肝病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但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 张维燕范小玲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慢性肝病肝炎病毒感染肝脏脂肪变性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受体
- 肾综合征出血热244例误诊病例分析
-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HFRS)是以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肾损害。该病在发病早期临床症状较多,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易出现误诊。本文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误诊原...
- 蒋荣猛陈志海徐寒张维燕李兴旺丁静秋
- 文献传递
- MARS人工肝治疗对重肝晚期或肝衰竭并MODS病人血清NO和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
-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是近年发展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可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可用于治疗不同病因肝衰竭的危重病人.本文对MARS人工肝治疗重肝晚期或肝衰竭合并MODS病人血清NO和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
- 郭利民刘景院张红宇徐道振李保顺韩昊王凌航张维燕卢联合郭霞孙凤霞刘小冬张剑平姚昀何忠平
- 关键词:肝衰竭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清NO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脂联素及其受体2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伴发MS患者的肝脂肪变、纤维化和炎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分为MS组(65例)和非Ms组(7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i)水平,并比较血清酶学、糖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水平以及HBeAg阳性率等指标是否有组间差异。结果CHB伴发MS患者血清酶学、糖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水平以及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MS组。体重指数和稳态模型评估指数是CHB伴发M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B患者伴发的M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肝脏脂联素表达水平与CHB伴发MS患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 黄容海蒋力张珂鲁岩赫嵘丁振昊李勤涛郭立民李宝亮贾哲张维燕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脂联素代谢综合征
- 慢性乙型肝炎伴发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89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MS分为两组:MS组(30例)和非MS组(59例)。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情况;肝脏酶学指标(ALT、AST、ALP、LDH、GGT);FPG、FINS、HOMA-IR、HOMA-β等糖代谢相关指标;TG、CHO、Apo A1、Apo B、FFA等脂代谢相关指标;HBV基因型、病毒载量等病毒相关指标;存在肝脏脂肪变性比例及严重程度。结果MS组LDH、GGT、FPG、FINS、HOMA-IR、HOMA-β,TG、Apo B水平,以及肝脏存在脂变的比例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MS组(P<0.05)。75名男性患者中有28名伴有MS,14名女性患者中有2名伴有MS(P>0.05)。两组人群ALT、AST、ALP、CHE、CHO、ApoA1、FFA、病毒载量、HBV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MS组肝脏脂变程度较非MS组更为严重(P<0.001)。结论CHB患者伴发的MS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因素密切相关(尤与糖代谢相关性更为显著),与病毒本身无明确相关性,CHB患者所存在的肝脏脂肪变及MS之间密切相关,很可能是CHB患者伴发MS的一个重要组分。
- 柴艳云张锦前凌伟李贲王琦张维燕范小玲成军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代谢综合征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被引量:40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肝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24例肝衰竭合并MODS患者进行了60次6~24 h的MARS治疗。结果 MARS治疗可有效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降低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性脑病、肾功能、呼吸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估(SOFA)的计分由9.72±1.89降至6.98±2.34,24例危重肝衰竭患者中9例痊愈出院或接受肝移植,总存活率为37.5%。结论 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对肝衰竭合并MODS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除与全面清除肝衰竭蓄积的毒素外,尚与降低NO及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郭利民刘景院徐道振李保顺韩昊王凌航张维燕卢联合郭遐孙凤霞张红宇刘小冬张剑平姚昀何忠平王敏敏
-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肝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细胞活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