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科技成果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选育
  • 6篇杂交
  • 3篇杂交水稻
  • 3篇水稻
  • 2篇杂交稻
  • 2篇水稻新组合
  • 2篇籼稻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多抗
  • 1篇多抗性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选育及栽培技...
  • 1篇选育研究
  • 1篇选择育种
  • 1篇育性
  • 1篇育性转换
  • 1篇育性转换特性
  • 1篇育种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华南植物研究...

作者

  • 7篇张艺强
  • 4篇潘小娟
  • 4篇梁承邺
  • 4篇段俊
  • 3篇陈建通
  • 3篇王春南
  • 2篇何炳森
  • 2篇范树国
  • 2篇黎坦庆
  • 2篇陈宝源
  • 2篇张明永
  • 2篇廖寿祥
  • 1篇吴景强
  • 1篇林建强
  • 1篇郑枫
  • 1篇张隆芬
  • 1篇肖捷
  • 1篇陈坤潮
  • 1篇何友
  • 1篇许秋生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杂交稻中优2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中优 2 2 9是由中A与R2 2 9配组而成的中迟熟杂交稻组合 ,株型较好 ,熟期适中 ,高抗稻瘟病 ,中抗白叶枯病。丰产稳产性好 ,在双季稻区单季每 667m2 产量 5 1 0kg ,高产栽培可达 63 0kg,适应性广 ,直链淀粉含量适中 ,米饭口感好 ,在广东早。
张洪户梁承邺邱卓荣张艺强李新昌黄淑珍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杂交稻
华南杂交晚籼高产、优质、高效组合选育实践及效果被引量:5
1996年
提出华南杂交晚籼选育的8项意见,即优质性、高产性、抗病性、后期耐寒性、熟期适中性、早制晚用性、恢复系苗期耐寒性以及制种父母本播种差期短等。按此育成了博优210等组合,达到了预期的选盲目标。
梁敬张艺强
关键词:籼稻选择育种制种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杂南胜3”的选育
梁承邺陈宝源段俊陈建通张艺强潘小娟王春南张明永范树国郑枫
“培杂南胜3”是以核不育系培矮64S作母本,以本所培育成的优质、高抗、高产新品种南胜3(南香×胜优2)F8作父本测配选育而获得。该组合属感温型迟熟两系杂交籼稻,早晚两造均可种植。该组合植株集散适中,叶片窄直,上举。叶色浓...
关键词: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选育
杂交水稻新组合“中优223”的选育
梁承邺张艺强梁敬焜廖寿祥潘小娟王春南段俊陈建通张明永范树国何炳森黎坦庆许秋生
“中优223”是感温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28-130天,晚造全生育期98-100天,短日高温性强。分蘖力强,亩有效穗较易达20万,棵高100厘米,前中期生长快,生势强,茎秆较坚实,抽穗整齐,株叶形态好,剑叶...
关键词: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适应性高产优质
二系不育系D1S的选育及育性转换特性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安农S/南丛育成D1S。经初步观察,D1S是籼稻温敏型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属低温敏不育系,在广州地区可早、晚造制种。D1S配合力强,杂种结实率高,充实度好。D1S在自然条件下繁种较困难,目前主要依赖禾头繁殖。
张艺强
关键词: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育性转换特性
优良不育系中A的选育研究
梁敬焜梁承邺张艺强廖寿祥何炳森潘小娟张隆芬黎坦庆陈宝源段俊陈建通王春南吴景强林建强肖捷
该成果根据经典遗传学和杂交水稻遗传育种原理与技术,用“细胞核置换”的方法将水稻优良的品质和抗性基因累加,并将之导入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培育抗病性强、米质优的不育系,使杂交水稻的品质、抗性和丰产性能在较高水平上达到统一。中...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
博优210的选育与推广
梁敬昆张艺强潘小娟陈坤潮何友段俊许秋生
“博优210”是适合于华南晚稻区种植的杂交稻组合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性和出米率高等特点。其因经济效益高尤为突出,符合“三高”农业的要求,是综合性状结合最理想的组合型之一品种。其推广前景广阔。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稻品种选育多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