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分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32例胎儿的产前系统超声表现。结果 32例唐氏综合征中,超声检出鼻骨发育不良29例,持续伸舌28例,小指中节指骨缺如3例,脐动脉S/D升高13例,肱骨股骨短小9例,颈后皮肤皱褶(NF)增厚9例,胃十二指肠扩张7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每例唐氏综合征均有2项以上的不同超声软指标异常表现,尤其以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0.63%、87.50%。系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敏感性为96.88%。结论唐氏综合征胎儿中晚孕期可有多项超声改变,其中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是最常见的表现。
- 张晓航李锐段灵敏薛雅方张雪梅王琰刘建君郭燕丽钟华姚宏
- 关键词:胎儿唐氏综合征
- 65例胎儿水肿综合征声像图特征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科门诊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水肿综合征的65例胎儿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水肿部位最常见的是腹腔(86.2%),其次是皮下(81.5%);水肿胎儿43.1%出现发育迟缓,58.5%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结论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明确胎儿水肿的部位和程度,检出合并畸形,对临床早期干预及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段灵敏李锐张晓航郭燕丽张雪梅薛雅方刘建君王琰邓凤莲江书碧
- 关键词:胎儿声像图特征回顾性分析
- 中孕期胎儿单纯性肾窦分离的超声诊断与预后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单纯性肾窦分离的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8例超声检查发现的中孕期单纯性肾窦分离胎儿进行跟踪检查,并与晚孕期、出生后随访结果或尸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88例胎儿在中孕期有144只肾脏表现为肾窦分离,间距为(4.21±2.66)mm,晚孕期有74只肾脏表现为肾窦分离,间距为(3.68±4.50)mm;中孕期与晚孕期肾窦分离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期肾窦分离<10mm的肾脏中91.2%(124/136)自然恢复正常,≥10mm的仅有2/8恢复正常(P<0.01)。结论中孕期单纯性肾窦分离大多为一过性,肾盂扩张较轻者多可恢复正常,但需要进行随访观察;少数胎儿单纯性肾窦分离虽然较轻但未能恢复正常,应进行超声随访。
- 薛雅方李锐张晓航段灵敏张雪梅钟华葛晓东李丹赖力
- 关键词:胎儿肾窦分离预后
- 心肌桥的双源CT诊断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coronaryangiography,DSCTCA)中的检出率及形态特征,明确心肌桥与邻近冠状动脉硬...
- 张雪梅王健黎川李丹
-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
- 文献传递
- 中晚孕期超声检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探讨
- 张晓航江书碧邓凤莲李锐姚宏钟华薛雅方张雪梅段灵敏王琰刘建君
- 脾脏炎性假瘤1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张雪梅丁仕义
- 关键词:CT诊断病理检查手术疗法脾脏炎性假瘤
- 脾血管瘤的CT诊断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脾血管瘤的CT表现 ,评价增强CT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脾血管瘤的CT表现 ,其中 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单发 ,3例多发。平扫 :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性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其中 6例密度均匀 ,CT值 3 0~ 40Hu ,2例肿块内分别见更低密度影和粗大钙化。增强扫描 :1例早期表现为肿块边缘结节状强化 ,4例无明显强化 ,但肿块边缘更加清楚 ,延迟期 4例 (4 /5 )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结论 延迟期等密度强化是脾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当发现脾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且怀疑血管瘤时 ,应作增强扫描并延时观察。
- 张雪梅黄学全丁仕义
- 关键词:CT诊断脾血管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动态三维空间、时间相关图像技术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空间、时间相关图像(3D-STIC)技术评价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2082例胎儿,疑诊为VSD的17例胎儿行STIC检查,并测量缺损大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VSD及测量缺损大小的差异。结果产后证实18例VSD,超声心动图诊断17例,3D-STIC诊断13例。超声心动图对胎儿VSD诊断敏感性(94.44%)高于3D-STIC(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判断VSD最大内径小于3D-STIC(P<0.01)。结论3D-STIC可直观地显示胎儿VSD的大小及形状,但敏感性不及超声心动图。
- 张晓航李锐段灵敏薛雅方张雪梅张萍郭燕丽
- 关键词:胎儿
- 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 2002年
- 张雪梅丁仕义蔡金华张林
-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MRI表现磁共振成像
- 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诊断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的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和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在四腔及五腔心切面上利用彩色多普勒重点观察室间隔肌部、膜部有无穿隔血流束;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组单纯VSD24例,检出16例,漏诊8例,敏感性66.67%;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组单纯VSD39例,检出35例,漏诊4例,敏感性89.74%。两种方法诊断胎儿单纯VSD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诊断的51例VSD中,二维切面无典型表现仅显示穿隔血流39例,血流束宽小于3mm,占76.47%。结论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不仅能快速地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心脏大血管血流情况,而且能很好地显示低速穿隔血流信号,可提高筛查胎儿单纯VSD的敏感性。
- 张晓航李锐张萍段灵敏郭燕丽薛雅方张雪梅
- 关键词:产前诊断胎儿超声心动描记术单纯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