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卫国

作品数:27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脊髓
  • 9篇脊髓损伤
  • 8篇细胞
  • 7篇大鼠脊髓
  • 7篇大鼠脊髓损伤
  • 5篇蛋白
  • 5篇骨折
  • 4篇凋亡
  • 4篇肉瘤
  • 4篇四环素
  • 4篇细胞凋亡
  • 4篇环素
  • 4篇基因
  • 4篇骨肉瘤
  • 4篇关节
  • 4篇二甲胺四环素
  • 3篇蛋白酶
  • 3篇腰椎
  • 3篇关节镜
  • 3篇氨酸

机构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上海职工医学...

作者

  • 27篇徐卫国
  • 18篇陈安民
  • 9篇郭风劲
  • 9篇易成腊
  • 5篇李锋
  • 4篇梁群
  • 4篇游洪波
  • 4篇陈钢
  • 3篇白祥军
  • 3篇曾恒
  • 3篇宋先舟
  • 2篇廖晖
  • 2篇方煌
  • 2篇杨彩虹
  • 2篇印卫锋
  • 2篇程浩
  • 2篇肖骏
  • 2篇李江林
  • 2篇李新志
  • 1篇孙淑珍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康复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骨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The Ch...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义基因转染抑制骨肉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以腺相关病毒 (rAAV)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基因转染的骨肉瘤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方法 用不同量 (0、2 0、5 0、10 0、2 0 0、2 40 μl)的以rAAV为载体包装的反义VEGF基因 (rAAV antiVEGF)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MG 63细胞 ,收集转染前后的培养细胞及上清 ,用链霉素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和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 SP结果表明转染rAAV antiVEGF基因的量越多 ,显色越淡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rAAV antiVEGF基因的量越多 ,其灰度越低。测得不同量 (0、2 0、5 0、10 0、2 0 0、2 40 μl)的转染基因其相应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86614± 13 776、73 2 45± 15 414、610 78± 12 12 4、5 465 7± 10 95 3、3 980 2± 113 0 8、3 2 0 14±15 0 5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CR检测其灰度值分别为 0 .986、0 .913、0 .784、0 .60 6、0 .43 1、0 .40 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rAAV antiVEGF可封闭VEGFmRNA ,使已转染rAAV antiVEGF的MG 63细胞表达的VEGF蛋白减少。
徐卫国陈安民易成腊张衣北
关键词:反义基因转染骨肉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脊髓损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及意义 继发性脊髓损伤适宜干预时间窗的选择(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执行因子,脊髓损伤后可发生神经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为判定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适宜干预时间窗提供依据。设计: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骨科。材料:实验于2001-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54只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50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对照组仅做T8,T9椎板切除术,损伤组于4、8h和1,2,3,7,14和21d取材共9组,每组6只。以30g/L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按Nystrom法暴露T8,T9节段胸髓,将50g重物通过2.2mm×5.0mm弧型光滑金属垫片压迫该段脊髓后正中部5min,损伤后每天10:00,16:00和22:003次人工膀胱排尿,直至建立反射性膀胱排空。②取材及切片准备:在脊髓损伤后各时间点完整取出脊髓全长,将每组4只损伤段脊髓组织块,长约8mm,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dUTP-biotinnickendlabeling,TUNEL)标记;每组2只在冰上处死,将损伤脊髓中心组织置入液氮罐中保存备用。③检测指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变化,以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并以直线相关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观察。②免疫组化结果。③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④�
易成腊陈安民徐卫国白祥军宋先舟
关键词:脊髓损伤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MRI和关节镜诊断膝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和关节镜下的不同表现及其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个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和关节镜下图像。根据MRI信号改变将半月板损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并与关节镜下所见对比 ,分别加以研究。结果 :根据MRI信号强度改变 ,10 2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 3 4个 ,Ⅱ级损伤 2 7个 ,Ⅲ级损伤 41个。与关节镜检结果对比 ,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 90 .0 % ,特异度 91.9% ,符合率 91.2 %。结论 :MRI在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对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徐卫国陈安民
关键词:MRI关节镜影像学诊断半月板损伤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八例治疗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0个月~7年,平均16.4个月,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郭孝军曾广军汪元成尹青山文汉林徐卫国
关键词:齿状回骨折寰枢关节脱位
bcl-xL基因转染对脊髓损伤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bclxL基因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Caspase3表达的影响和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胸段脊髓T8,9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bclxL组,将阳离子脂质体质粒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损伤脊髓,伤后1、3和7d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xL和Caspase3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lxL组各时间段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TUNEL阳性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bclxL基因体内转染在损伤脊髓的过度表达可减少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凋亡,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3的有关。
易成腊陈安民白祥军宋先舟徐卫国
关键词:BCL-XL基因转染脊髓损伤半胱氨酸蛋白酶-3神经细胞
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的表达变化 ,探讨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 (T8、T9)急性压迫损伤模型 ,损伤后 4、8小时和 1、2、3、7、1 4、2 1天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测定各时间点Caspase 3的表达变化 ;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 (dUTP)标记法 (TUNEL法 )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脊髓神经细胞中很少有Caspase 3表达 (2 .1± 0 .5 ) ;脊髓损伤后 8小时 ,Caspase 3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加 ,3天达到高峰 (1 89± 1 2 .7,P <0 .0 1 ) ,Caspase 3表达的阳性细胞与凋亡细胞出现的时限相似 ,呈正相关 (r=0 .94 1 )。RT PCR检测到Caspase 3mRNA 4小时开始增高 ,4 8小时达到高峰 (0 .6 34±0 .0 2 8) ,7天后恢复正常 ,早于凋亡出现的时期 ,与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2 2 )。结论 脊髓损伤后Caspase 3表达增强 ,Caspase
易成腊陈安民徐卫国白祥军宋先舟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半胱氨酸蛋白酶-3
非自体骨移植材料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颈椎前路手术时,使用人工骨替代自体髂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人工骨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以往大多应用于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应用于颈椎的报道不多。事实上从生物力学角度讲,颈椎骨自有其特殊性。
徐卫国陈安民
关键词:颈椎骨移植
胫骨平台骨折的现代治疗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总结近年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经验教训,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01-2007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89例,其中按照Schatzker分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Ⅴ型,Ⅵ型)67例,男性75例,女性14例。均行切开复位,严格按照内固定原则分别采用螺丝钉和/或外固定架、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骨折进行治疗,必要时辅以关节镜探查镜下手术。结果75例得到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31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评定参照Merchant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81.6%,术后1年优良率为89.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当考虑手术治疗,周密的术前计划、妥善处理软组织损伤、正确选择切口、灵活应用内外固定物及关节镜辅助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徐卫国易成腊陈安民李锋王体沛方煌郭风劲游洪波程浩印卫锋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关节镜
Bcl-xL基因转染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的Bcl-xL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伤区脊髓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制备大鼠胸段脊髓T8,9压迫损伤模型。 38只大鼠分成三组 :(1)损伤 +pSFFV .Bcl-xL转染组 (实验组 ,15只 ) ;(2 )损伤 +pSFFV .GFP转染组 (对照组 ,15只 ) ;(3)假损伤组 (8只 )。将阳离子脂质体质粒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损伤脊髓 ,伤后 3d和 7d利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Bcl-xL基因体内表达 ;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采用开放场地试验BBB评分和斜板试验 ,评价神经功能。 结果脊髓损伤后 3d和 7d损伤局部Bcl -xL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和假损伤组表达明显增多 ;TUNEL结果显示 ,实验组损伤节段细胞凋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神经功能改善。 结论 脂质体介导Bcl-xL体内转基因治疗可有效转染脊髓的神经细胞 ;外源性Bcl-xL在损伤脊髓的过度表达可减少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凋亡引起的神经元死亡和增强神经细胞成活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易成腊陈安民徐卫国郭风劲李锋曾恒肖骏杨彩虹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神经功能免疫组化
二甲胺四环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cl-2、Bax和Bcl-x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只暴露脊髓,不损伤,A、B组及损伤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给予二甲胺四环素和甲基强的松龙腹腔内注射;损伤组和空白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大鼠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Bcl-xl、Bax)的表达;TUNEL标记凋亡细胞。结果:A组的神经功能高于损伤组(P<0.01),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A、B组(P<0.05);A组Bcl-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P<0.05),而Bcl-xl、Bax表达与损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凋亡是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二甲胺四环素能上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Bax的比值,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陈钢梁群陈安民郭风劲李江林徐卫国游洪波
关键词:脊髓损伤二甲胺四环素BCL-2BCL-XLBAX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