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家云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3篇IGA肾病
  • 2篇尿液
  • 2篇病理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肾损
  • 1篇肾损害
  • 1篇肾小球
  • 1篇肾组织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性
  • 1篇糖尿病性肾病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篇徐家云
  • 2篇张雪光
  • 1篇卢丹萍
  • 1篇杨淑革
  • 1篇陈霞

传媒

  • 4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肾病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进展性Ig 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进展性Ig 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Cochrane中工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53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9篇,英文文献14篇,通过查重去除18篇,通过阅读题名及文献摘要去除综述、会议论文及回顾性分析15篇,通过阅读全文去除非RCTs及质量差的文献,最终纳入7篇RCTs,385例患者。结论 (1)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相比,能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并且不会增加患者近期不良反应;(2)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相比,疗效相当,但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陈玉贞徐家云
关键词: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
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评估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两种补铁方法对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ND-CK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并结合手工检索,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1日,查找所有关于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NDCKD患者贫血疗效的全部外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所得数据采用Rev Man 5.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外文RCT研究,合计共1 707例患者,其中静脉补铁852例,口服补铁855例。分析结果示,与口服补铁相比,静脉补铁可显著提高血红蛋白(WMD 0. 39 g/dl,95%CI,0. 26~0. 52;P <0. 0001)、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WMD 3. 97%;95%CI,2. 24~5. 7;P <0. 0001)及铁蛋白水平(WMD,244. 51 ng/ml,95%CI,185. 51~303. 52;P <0. 0001);两种补铁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RR,0. 79;95%CI,0. 44~1. 44;P=0. 45)。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得出:与口服补铁相比,静脉补铁对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贫血疗效较好。
彭晓燕宁小元徐家云
关键词:口服铁剂静脉补铁贫血META分析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在糖尿病性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最新研究发现,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可通过调节代谢平衡、抗凋亡、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对肾脏起保护作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深入研究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方法。该文综述了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在糖尿病性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罗冬平陈孟珂宁小元徐家云
关键词:糖尿病性肾病发病机制信号传导
皮质抑素在人肾组织中及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皮质抑素(cortistatin,CST)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分级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10例肾癌切除术患者的癌旁正常肾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人肾组织中CST mR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对CST于肾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根据Lee分级标准将IgA肾病分为3组:Ⅰ~Ⅱ级为A组、Ⅲ~Ⅳ级为B组、Ⅴ级为C组,每组分别收集10例IgA肾病患者的肾穿组织样本。采用IHC技术,检测正常肾组织及不同分级IgA肾病肾组织中CST的表达变化。对临床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其对IgA肾病肾组织内CST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RT-PCR与Western印迹结果均表明肾组织内表达CST,IHC结果显示CST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IgA肾病中,病理分级越高,肾小管中CST表达越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与肾组织中CST表达量相关(r=0.875,尸<0.01)。结论 CST可能参与IgA肾病病理损伤的炎症反应,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宁小元陈霞焦晓静张雪光徐家云
关键词:肾组织IGA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1例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卢丹萍徐家云杨淑革
补体C9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及尿液中的表达情况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补体C9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及尿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收集微小病变肾病(MCD)、膜性肾病(MN)、IgA肾病(IgAN)各10例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标本及尿液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中补体C9的表达情况。分别通过Western印迹及ELISA技术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中补体C9的水平。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CD、MN、IgAN患者肾小球中补体C9的表达依次增多(P<0.05)。Western印迹及ELISA结果均表明,MCD、MN、IgAN患者尿液中补体C9水平依次增高(P<0.05)。结论MCD、MN、IgAN患者肾小球及尿液中补体C9同步依次增高,提示补体C9可能为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宁小元陈孟珂徐家云
关键词: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肾小球尿液
IgA肾病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16年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免疫病理表现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研究发现,一些参与IgAN病理损伤的因子在尿液中的表达及变化,可为IgAN的诊断、病情评估或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该文综述了IgAN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宁小元张雪光徐家云
关键词:IGA肾病尿液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