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华

作品数:53 被引量:394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篮球
  • 13篇体育
  • 9篇运动员
  • 8篇篮球运动
  • 6篇教练
  • 6篇教练员
  • 5篇联赛
  • 4篇男子
  • 4篇竞技
  • 4篇篮球运动员
  • 3篇执教
  • 3篇球队
  • 3篇教育
  • 3篇竞技体育
  • 3篇篮球教练
  • 3篇比赛
  • 3篇CBA
  • 3篇CBA联赛
  • 2篇大学篮球
  • 2篇知识图

机构

  • 2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6篇浙江工业大学
  • 14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体育...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福建华南女子...

作者

  • 51篇徐建华
  • 15篇程丽平
  • 5篇谢正阳
  • 3篇王家宏
  • 3篇方千华
  • 3篇魏磊
  • 2篇杨冬钧
  • 2篇汤际澜
  • 2篇陶玉流
  • 2篇刘志元
  • 1篇赵晶
  • 1篇顾孟迪
  • 1篇沈荣华
  • 1篇程传银
  • 1篇黄汉升
  • 1篇王润斌
  • 1篇陈新
  • 1篇东芬
  • 1篇刘军
  • 1篇叶晓航

传媒

  • 5篇山东体育学院...
  • 5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体育文化导刊
  • 2篇浙江体育科学
  • 2篇哈尔滨体育学...
  • 2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湖北体育科技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学研究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冰雪运动
  • 1篇福建体育科技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运会赞助市场中隐蔽营销现象的分析及规避方法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运用文献资料对奥运会中隐蔽营销现象出现的原因,其常采用的主要策略以及如何采用积极的策略来规避隐蔽营销行为的发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市场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主要结论在当今的奥运赞助市场中,隐蔽营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令国际奥委会和官方赞助商头痛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奥运赞助费用的剧增和奥委会与官方赞助商的主动作为不足,为了更好地维护奥运赞助市场的正常开发,必须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对隐蔽营销行为进行防范和干涉。
徐建华程丽平
关键词:奥运会
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参赛队训练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NCAA大学篮球代表着世界大学的顶尖水平,研究他们的训练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的训练理念和思想。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现场观摩法等研究方法,对NCAA一级联盟中的瓦尔帕莱索大学等高校男篮的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NCAA球队训练特征主要体现在:主教练负责制下的配备完善的教练员团队、训练计划性强、重视训练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评估、重视训练过程中的激励、重视基本功训练、重视专项体能训练、重视运动员领导力的培养、注重训练的场内一体化等。建议我国大学及职业篮球队加强教练员团队的补充完善、注重训练过程的记录和监控、重视运动员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建立学校系统的主客场联赛赛制体系。
徐建华
关键词:NCAA大学篮球
美国大学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8
2015年
美国大学应用型体育硕士培养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培养方式的灵活性、师资力量的多元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就业导向。美国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以下启示:一是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办学的规划、指导、认证和评估,并且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体育竞赛体系,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二是高校等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定位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措施包括:灵活地设置专业、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明晰培养目标等方面,全面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徐建华方千华
奥运赞助回顾及前景展望被引量:4
2010年
以奥运赞助的历史脉络为主线,回顾奥运赞助的演变历程,总结它的演变规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奥运赞助的发展历程表明,奥林匹克运动对企业赞助商的经济依赖愈加明显。赞助企业与奥运已存在一个相对稳健的合作关系并且关系愈加复杂。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徐建华程丽平
关键词:体育经济奥林匹克奥运赞助
欧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态势被引量:8
2019年
探索欧美体育强国的运动训练研究态势,一是有助于我们瞭望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国际态势;二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荟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欧美关于运动训练问题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态势。研究显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态势:(1)重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研究;(2)注重影响竞技成绩获得和保持因素的研究;(3)重视长期跟踪研究;(4)重视专项特征及专项能力训练的研究;(5)重视训练或比赛之间的恢复过程研究;(6)注重多学科综合介入运动训练的研究;(7)注重借助于新技术开展研究;(8)重视教练员领域的研究;(9)重视跨境合作研究——以JSCR杂志为例。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方面:(1)青少年运动员与成人运动员训练的区别对待研究;(2)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文化学等)视角对训练实践展开研究;(3)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现象的长期跟踪分析;(4)如何延长精英运动员的运动生涯;(5)集体球类项目核心球员的培养与训练。
谢正阳徐建华汤际澜
关键词:跨境合作
从文化视角解析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被引量:16
2010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文化流动的规律,针对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现象,指出中、美篮球文化的流动只能是一种由美国篮球文化向中国篮球文化进行的单向流动,中国在学习美国篮球文化时,特别是学习其思想观念层面时,只有通过整体而系统的借鉴方式,才能处于和美国篮球文化同样的高度。
东芬徐建华
关键词:文化流动篮球文化
欧美运动训练研究的几个重要趋势和态势述评
<正>1研究目的为了让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研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以及指明未来的研究趋向,对欧美运动训练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和梳理,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域、启迪思路和提升鉴别能力,打造科学、系统并符合我国训练实际...
徐建华
关键词:学科融合职业生涯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科学化训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快速提高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的科学训练化水平和培养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鉴美国NCAA球队的先进理念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的科学化训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科学化训练的前提是对专项特征的再认识,科学化训练的关键是训练质量的保证,科学化训练的保障是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建议提高CUBA篮球队科学化训练水平的出路在于四个方面:一是CUBA教练要建立自己的篮球哲学;建立大训练观的执教理念——重视场内外一体化;继续加强国际交流的发展战略;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徐建华方千华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被引量:33
2017年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知识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传统优势学科相比,发展中的体育学亟需不断深化基本理论研究,重构学科体系。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沿着定位体育学逻辑起点,建立体育学基本理论框架,重构体育学科体系的逻辑进路,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构建体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进路。今后的研究视域应拓展到体育学元理论、体育学发展史、体育学方法论、体育学创新发展、体育学学科重构等关键领域,为探索与揭示体育学发展内在规律,重构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做出示范与先导。
方千华王润斌徐建华谢正阳李凤梅
关键词:体育学
我国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形成特征、影响因素及实践启示——基于冠军教练员的深度访谈
2024年
以我国8位冠军教练员的访谈文本为分析资料,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形成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归纳。研究认为,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特征存在“传统与现代”“主动与被动”“匠技与育人”三重维度;同时,集合众多子能力、对个人和环境因素相互嵌套、把握阶段性成长要素、发掘多元学习路径是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形成的实践启示有4点:1)强化与促进:注重多元执教子能力的协同发展;2)整合与优化:系统改良教练员职业发展生态环境;3)识别与深化:增强各阶段执教关键能力的发展;4)联合与互动:加强教练员知识学习的系统规划。
程丽平徐建华
关键词:执教能力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