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标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4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脑病
  • 2篇毒性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硬肿
  • 2篇新生儿硬肿症
  • 2篇硬肿
  • 2篇硬肿症

机构

  • 1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戴标
  • 2篇周泽民
  • 2篇高勤
  • 2篇沈惠平
  • 1篇蒋臻欢
  • 1篇夏凌云
  • 1篇王强
  • 1篇蒋建农
  • 1篇陆俊杰
  • 1篇刘一军
  • 1篇魏萍
  • 1篇潘冰
  • 1篇秦大妮
  • 1篇谈永飞
  • 1篇马铁梁
  • 1篇吴晨光
  • 1篇雷勇
  • 1篇单海荣
  • 1篇戴吉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2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重症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以及疾病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发病3d内与发病超过3d患儿的临床治愈时间。结果:发病3d内患儿的临床治愈时间比超过3d患儿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中39例(92.86%)治愈或好转,3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重症HFMD合并脑炎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戴标夏凌云高勤
关键词:手足口病脑炎病毒性肺水肿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
多巴胺佐治新生儿硬肿症76例
1994年
自1990年1月至1993年6月,我院采用多巴胺佐治新生儿中度硬肿症,疗效满意,现将资料较完整的76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及合并症见表1,表2。
戴标吴鑫娟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多巴胺
IL-6、CRP和CD6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的10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患儿分为败血症组35例,非细菌感染组30例,健康对照组42例,对3组间IL-6、CRP阳性率及CD64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CRP阳性率分别为80.0%、63.3%和23.8%,败血症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IL-6阳性率分别为85.7%、33.3%和9.5%,败血症组与非细菌感染组、败血症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CD6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818,P<0.01),败血症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P均<0.05)。联合检测IL-6+CRP+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性为94.6%,与IL-6、CRP、CD64、IL-6+CD64、CRP+CD64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IL-6+CRP+CD64可提高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为临床工作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戴标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白介素6CD64
蚕豆病30例临床分析
1993年
蚕豆病是因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疾病,我科于1986年至1992年6月共收治蚕豆病30例,现分析如下。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0月至5岁。发病均集中在5~6月份(蚕豆成熟季节)。汉族9例(30%),母亲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者21例(70%)。潜伏期6h~3.5d,一般均在1~2天内发病。30例中,发热17例(56.7%),腹痛10例(33.3%)。
戴标潘冰
关键词:蚕豆病溶血性疾病酱油色尿面黄急性肾衰急性溶血
多巴胺佐治早产儿硬肿症伴多脏器功能衰竭38例报告被引量:10
2000年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是新生儿的急重症,在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时治疗难度较大,我院采用多巴胺佐治早产儿重度硬肿症伴MSO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戴标周泽民
关键词:早产儿新生儿硬肿症多器官衰竭多巴胺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与病毒性脓毒症儿童患者相关的关键基因
2024年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与病毒性脓毒症儿童患者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使用GSE119217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筛选病毒性脓毒症儿童患者相关的DEGs。采用WGCNA筛选与脓毒症临床特征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利用维恩图将所选模块中的基因和DEGs取交集,获得致病基因。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a插件选择MCC算法中的前10个基因。结果通过GSE119217数据集筛选出154个与病毒性脓毒症儿童患者相关的DEGs,43个与脓毒症相关的高危致病基因。筛选出前10个基因包括RSAD2、DDX60、IFIT3、IFIT2、IFIT1、ISG15、RTP4、IFI44、USP18、XAF1。这些基因主要与病毒的防御反应、干扰素信号、对生物刺激反应的调节、干扰素刺激基因的抗病毒机制有关。结论RSAD2、DDX60、IFIT3、IFIT2、IFIT1、ISG15、RTP4、IFI44、USP18、XAF1是与病毒性脓毒症相关的高危致病基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病毒性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侯洁欣戴吉戴标陆俊杰乔国洪袁栋波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者为观察组 ,共36例 ,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32例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儿在惊厥、呼吸、哭声等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 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8.8%(P<0 .0 1)。结论 :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保护心、肺、脑功能有明显的疗效 ,且安全方便 ,值得推广。
戴标周泽民刘一军高勤沈惠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纳络酮新生儿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9%vs 75.0%);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戴标
关键词:脑苷肌肽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2023年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定植种类和数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学龄前哮喘患儿入哮喘组,另纳入18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呼吸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差异。结果: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增加,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哮喘组和对照组共有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375个,特有ASVs分别为889个和1037个,哮喘组菌群ASVs相较于对照组发生显著变化。在门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P<0.0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P<0.05)。在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链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减少,奈瑟菌属(Neisseria)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健康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哮喘患儿存在呼吸道菌群紊乱状态。
秦大妮马铁梁沈惠平雷勇魏萍蒋益戴标
关键词:哮喘儿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观察
2001年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临床与CT检查的关系 ,将 51例HIE的临床与CT检查进行了对照 ,临床症状以窒息为主要表现。结合病例讨论了HIE的诊断 。
戴标单海荣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