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楠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泌尿系肿瘤和男性生殖系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在泌尿系肿瘤和男性生殖系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建立12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泌尿系和男性生殖系肿瘤的函数。方法:采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5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38例男性生殖系肿瘤患者、11例泌尿系良性病变患者、25例男性生殖系良性病变患者,以及1203例正常体检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影像学或临床确诊。结果:用C-12芯片检测泌尿系肿瘤的灵敏度是49.12%,特异度是81.81%,阳性预测值是93.33%,阴性预测值是23.68%;男性生殖系肿瘤的灵敏度是62.16%,特异度是48.00%,阳性预测值是64.86%,阴性预测值是46.15%。除前列腺癌外,C-12芯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泌尿系肿瘤和其他男性生殖系肿瘤中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P<0.05)。建立的诊断判别函数对肾癌、膀胱输尿管肿瘤、前列腺癌、睾丸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3%、94.5%、94.0%、91.0%,显著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P<0.01)。结论:除前列腺癌外,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泌尿系和男性生殖系肿瘤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判别函数可明显提高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戴楠王东仲召阳曹晓静李梦侠李增鹏杨宇馨
-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男性生殖系肿瘤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
- 一种离子液体-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电化学免疫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电化学免疫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使固载在电极表面的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抗体(anti-APE1)与样品溶液...
- 仲召阳王东关伟梁伟戴楠卿毅
- 文献传递
- 兔抗人APE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制备兔抗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纯化的全长APE1蛋白为抗原,采用改良的快速免疫法制备兔抗人APE1多克隆抗体并进行特异性亲和纯化,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制备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显示该抗体的效价达到1∶128000,相对亲和力常数为8.96×10-6mol/L。Western blot显示该抗体能与APE1蛋白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此外,该抗体还可用于小鼠和大鼠组织APE1蛋白的检测。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和效价良好,不仅为今后深入研究人APE1蛋白的性质与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工具,还可用于检测小鼠和大鼠组织中APE1蛋白的表达。
- 曹晓静戴楠易维京李增鹏杨宇馨王东胡川闽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 血清APE1自身抗体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APE1自身抗体(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 autoantibodies,APE1-AAbs)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ELISA检测1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7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APE1-AAbs水平,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相应的CEA、CA199和CA242浓度。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方法,将APE1-AAbs与CEA、CA199及CA242联合分析。结果 150例结直肠患者血清APE1-AAbs中位水平为2.69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绘制ROC曲线,其AUC为0.797,灵敏度为62.67%,特异性为85.29%。APE1-AAbs分别与CEA、CA199及CA242联合后,AUC、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有所升高。结论血清APE1-AAbs对结直肠癌有辅助诊断价值,与临床上常用的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联用可提高结直肠癌的诊出率。
- 何乐杨宇馨张诗珩罗佳戴楠李梦侠单锦露王宏毅王东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 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及应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鉴定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单克隆抗体(hAPE1 mAb)的抗原表位,并建立定量检测hAPE1的ELISA一步法。方法:设计并合成APE1-15肽阵列,鉴定hAPE1 mAb 2-G1和4-F6的抗原表位,应用三维立体结构观察软件Molsoft.ICM-Pro模拟hAPE1 mAb抗原表位的立体结构;采用改良的过碘酸钠法标记抗体,以hAPE1 mAb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hAPE1的ELISA一步检测法。结果:APE1-15肽阵列检测结果和抗原表位三维结构显示,2-G1mAb的抗原表位对应为hAPE1天然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的76-90位和109-123位,位于氧化还原区域,为构象型抗原表位;4-F6 mAb的抗原表位对应为hAPE1天然蛋白氨基酸序列的109-147位,位于DNA修复内切酶活性区。ELISA一步法检测hAPE1蛋白的线性范围为8.0~200μg/L,最低检测限为2.0μg/L。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8.67%,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2.45%,平均回收率为105.47%。结论:hAPE1 2-G1 mAb和4-F6 mAb具有不同的抗原表位,成功建立的hAPE1 ELISA一步法为简便、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hAPE1的含量奠定了基础。
- 单锦露戴楠张沁宏李增鹏曹晓静王东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ELISA一步法
- 一种电化学免疫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纳米铂壳聚糖双重包裹的硫堇-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免疫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使固载在电极表面的异常凝血酶原(APT)抗体与样品溶液中的异常凝血酶原(APT)发生免疫反应,再和纳米铂壳聚...
- 仲召阳卿毅王东李梦侠戴楠关伟单锦露
-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血清p53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初步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rAd-p53)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p53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瘤内注射、血管介入和静脉滴注rAd-p53联合化疗和放疗,行至少1个疗程以上的治疗,治疗结束一个月后评价疗效。应用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p53蛋白。结果:38例患者总的疾病控制率为94.74%,其中CR7例,PR11例,SD18例,PD2例。38例肝癌患者经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后血清p53蛋白含量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血清p53蛋白较高的患者比p53蛋白低的对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治疗反应较好。结论: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对肝癌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安全;治疗前血清p53蛋白含量以及动态变化可能是预测rAd-p53治疗肝癌疗效的有价值指标,并对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曹晓静戴楠杨志祥金丰仲召阳李增鹏王阁王东
- 关键词:重组人P53腺病毒原发性肝癌P53蛋白
- 抗hAPE1蛋白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体的试剂盒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即hAPE1蛋白的抗体,该抗体特异性结合hAPE1蛋白76-90位和109-123位构成的构象型表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抗体的ELIS...
- 王东戴楠曹晓静胡川闽李梦侠
- 文献传递
- miR-424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构建hsa-miR-424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鉴定miR-424在细胞内表达水平,研究hsa-miR-424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合成miR-424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回收产物将其连入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再以pMD18T-miR424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中表达pMD18T-miR424的结构经酶切后插入pLentis-CMV-GFP-MCS-PGK-PURO载体,构建成pLentis-CMV-GFP-miR424-PGK-PURO,在293T细胞中与pSPAX2、pMD2.G包装产生所需的慢病毒,再用含慢病毒的上清液感染Hela细胞。结果 miR-424基因与慢病毒载体连接成功,测序结果证明了插入到质粒载体中的miR-424前体序列完全正确,成功构建pLentis-CMV-GFP-miR424重组慢病毒载体,用其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后上调miR-424的表达近60倍。采用MTT法检测增殖结果提示:感染miR-424慢病毒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均存在细胞增殖减慢。结论成功的构建了miR-424慢病毒载体,建立了高效稳定表达miR-424的细胞株,并用含慢病毒的上清液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成功抑制了Hela细胞的增殖,为后续相关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李清杨宇馨戴楠代晓燕任涛王东卿毅
- 关键词:HELA细胞细胞增殖慢病毒表达载体
- 贝伐单抗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及与放疗的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及其联合放疗对骨肉瘤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人骨肉瘤细胞系9901接种的裸鼠16只,随机均分为4组。贝伐单抗组(每周注射贝伐单抗2mg/kg,1次/周,共2次),放疗组(5Gy/周,共2次),联合组(联用贝伐单抗和放疗)和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过程中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治疗第13天计算抑瘤率(TIR)。通过病理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肿瘤的坏死、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贝伐单抗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TIR分别为32.87%、26.39%和87.50%(P<0.01),3组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11.49%±0.20%,10.30%±0.12%和27.15%±1.08%(P<0.01)。对照组的MVD及增殖指数高于、凋亡指数低于其余各组(P<0.01),联合组的MVD及增殖指数低于、凋亡指数高于放疗组和贝伐单抗组(P<0.01)。结论贝伐单抗能显著抑制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贝伐单抗与放疗具有协同作用。
- 仲召阳王东卿毅李梦侠李增鹏曹晓静戴楠
- 关键词:贝伐单抗骨肉瘤血管生成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