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国超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油井液面恢复法确定注采关联程度及现场试验
- 2001年
- 对于多油层注水开发油田,定量确定注采关联程度、搞清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流动方向及向某一方向的流动数量,是精细高效注水开发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常规方法是利用采油井和注水井平面分布位置及油层物性资料定性确定,主观因素大,常与注采关联实际不符.根据物质平衡及干扰试井原理,测试注水井工作制度改变前后平面对应油井的液面恢复曲线,计算两条恢复曲线所围成的面积(△S)及其占相应井组总面积的比例(η),其大小反应了平面对应的采油井与注水井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注采井组现场试验及油井分采结果证实该方法是成功的.与注示踪剂、干扰试井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诸多优点,可指导油田高效注水开发.
- 敬国超戴达山杨延明马培申
- 关键词:油井
- 双河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注采结构调整的实践与应用被引量:10
- 2002年
- 针对双河油田的注采结构的现状及特征,通过近几年来在注采结构调整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总结出了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实现油田控水稳油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注水结构调整主要是结合地质特点,减少欠注层段,减少和控制不合理超注井层段和改善吸水剖面;在采液结构调整上,控制高含水层段的注入,加强中低渗透层段的注入,封堵高渗透、高水淹干扰层段,解放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段,改善平面上采出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实施注采结构调整,双河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实现了高效开发。
- 邱坤态敬国超董科武曾俊程爱巧
- 关键词:双河油田注采结构提高采收率
- 双河扇三角洲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双河扇三角洲为高建设型的扇三角洲复合体,由于物源、流向比较稳定,继承性和规律性较强,总体表现为下大上小的迭瓦状退复式沉积。该三角洲复合体由100多个沉积单元组成。每一个扇三角洲单元,可分出平原相,前缘相。前缘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亚相,前缘砂亚相和边缘席状砂亚相。前缘相向外,则为前扇三角洲相。因此,它具有陆上平原、过渡带及水下环境三者在纵横向上的连续性建造。
- 仲志强敬国超陈建民
- 关键词:石油地质
- 双河油田核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孔隙演化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根据储层岩石的铸片及扫描电镜观察 ,双河油田核三段砂岩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 ,孔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沉积物通过机械压实、不稳定组分蚀变、碳酸盐胶结和交代、石英次生加大及脱碳酸盐化等一系列的成岩变化 ,经历了由原生孔隙损失到次生孔隙形成的演化 。
- 敬国超毕生陈建民
- 关键词:砂岩储集层孔隙演化成藏作用原生孔隙
- 沉积能量单元分析法及应用被引量:8
- 1997年
- 提出了注水开发后期碎屑岩储层研究的新方法-储层沉积能量单元分析法,引出了沉积能量和沉积能量单元的概念,讨论了描述沉积能量的测井地质参数和划分沉积能量单元的原则,阐述了储层沉积能量单元分析和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工作步骤。应用效果表明,储层沉积能量单元分析在预测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生产实用性。
- 陈程敬国超
- 关键词:储层剩余物油田开发
- 低效井间停间开周期计算方法及现场应用被引量:2
- 1998年
- 开发后期,选择低效井采取间停间开是控制成本,提高开发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 杨延明敬国超
- 关键词:低产井油井计算方法修井作业
- 砂岩在酸溶过程中的岩石学变化被引量:3
- 1991年
- 为了研究和验证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过程和识别标志,我们进行了砂岩的酸溶模拟实验工作。本文主要说明在酸溶过程中砂岩的矿物成分,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的变化以及在酸溶铸体薄片中出现的各种溶蚀现象。并据此,对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进行了阐述。
- 马青敬国超
- 关键词:砂岩孔隙
- 河南双河油田核三段储层的成岩演化特点被引量:2
- 2002年
- 双河扇三角洲为高建设型的扇三角洲复合体 ,由于物源、流向比较稳定 ,继承性和规律性较强 ,总体表现为下大上小的迭瓦状退复式沉积。双河油田核三段储层砂岩沉积以后 ,经历了漫长的成岩演化过程 ,在压实、蚀变、胶结、交代及溶解作用下 ,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结构等都相应的得到改造 ,使原始沉积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砂屑岩类由于杂基少 ,孔喉较大 ,隙间水易于流动 ,压溶作用 ,石英、长石的次生加大 ,早期碳酸盐、铁方解石、铁白云石、重晶石的依序胶结和交代 ,次生孔隙的生成都比较明显 。
- 敬国超李青董科武陈建民
- 关键词:双河油田核三段储层
- 安棚油田深层系水平主应力方向及其对开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在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低渗透油藏中,对地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认识上一直存有争议。根据岩心观察和定向取心资料认为:该深层系储集层天然裂缝较发育,为两组呈“x”相交的裂缝,一组走向为20~40,°另一组为80~100,°力学性质为剪性或张剪性,并据此推断裂缝形成时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60°左右。由于布井时受地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东西观点的影响,目前深层系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已成为注入水单向突进的方向,造成油井水淹加速。因此,提出调整措施:通过油井转注或补打新的水井将原来东西向的注水井排调整为北东向的注水井排,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系数,以改善开发效果。
- 陈程孙义梅敬国超毕生邱坤态苏建栋
- 关键词:泌阳凹陷低渗透油气藏注水
- 高含水后期双河油田开发地质工作方向被引量:17
- 2005年
- 双河油田已全面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急需明确高含水后期开发地质工作内容和方向。回顾了双河油田开发地质工作历程,指出了开发地质工作必须紧密围绕认识开采对象而展开。总结了高含水后期双河油田开采的剩余潜力特征,从而提出了细分薄单层,在成片水淹区内找出众多含剩余油小片;加强基础研究,深化剩余油三维特征认识;推动精细油藏描述的计算机化进程,尽快投放矿场应用;积极探索剩余油挖潜方法,提高老油田水驱采收率的开发地质工作方向。只有按油田生产的规律开展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保持老油田生产能力。
- 敬国超陈程
- 关键词:双河油田高含水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