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玲

作品数:21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4篇体层摄影
  • 4篇X线
  • 3篇血栓
  • 3篇肿瘤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缺血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MRI
  • 3篇病变
  • 2篇性病
  • 2篇血性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科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1篇方玲
  • 12篇刘鹏程
  • 10篇黄嵘
  • 8篇陈在中
  • 8篇冯飞
  • 8篇杜端明
  • 7篇刘汉桥
  • 7篇赵艳
  • 5篇王成林
  • 5篇言伟强
  • 3篇高文清
  • 3篇刘远健
  • 3篇郭学军
  • 3篇邹立秋
  • 3篇刘晓杰
  • 2篇戴鲁平
  • 2篇江锦赵
  • 2篇石桥
  • 2篇袁知东
  • 2篇罗莉丽

传媒

  • 5篇罕少疾病杂志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书讯
2008年
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王成林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影像科周康荣教授等主编的《肝脏疾病CT与MRI诊断》专著已经人民一书已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全书约80万字,800多幅图片,定价108元,全国各大书店均有出售。
方玲黄嵘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
肝脏周围炎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FHCS临床、CT和MRI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近7年间资料完整的FHCS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5岁。主要以胰腺炎、盆腔炎、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和腹痛查因就诊。采用16层螺旋CT机先作全肝连续平描,再经肘静脉以4~5ml/s速率注入100ml碘海醇,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增强扫描。MRI扫描仪为西门子1.5T超导型,行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成像,再经肘静脉注入总量0.1mmol/KgGd-DTPA,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6例显示肝包膜增厚和包膜下积液,增强CT动脉期16例(100%)显示肝包膜均匀性强化和增厚,其中线型3例(18.8%),宽带型5例(31.3%),混合型8例(50%),局限型11例(68.8%),广泛型5例(31.3%)。4例累及到局部肝实质,动脉期呈斑片状或楔状强化。T1WI3例显示稍高信号的肝包膜增厚,T2WI可见1例稍高信号肝包膜增厚和3例局部肝实质斑片状稍高信号。增强动脉期5例均可见轻度强化,其中局限型3例,广泛型2例;线型3例,宽带型2例。静脉期5例较动脉期强化明显;平衡期5例强化基本消退。结论FHCS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男女均可发病,可继发于腹部和盆腔各种炎症。CT和MRI可清楚显示肝包膜增厚、肝包膜和局部肝实质强化等特征,结合临床比较容易诊断。
王成林郭学军袁知东石桥向先俊方玲
关键词:肝包膜计算机体层摄影核磁共振成像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肺栓塞的综合治疗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价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 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溶栓、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临床症状和病灶的医学影像改交判断其疗效。结果肢体肿胀完全消失, 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下肢静脉完全再通7例,症状体征消失,长久站立或行走后轻度肿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下肢静脉部分通畅,血流信号明显22例,肿胀减轻,长久站立或行走后肿胀明显加重,休患后再度缓解8例。4 例肺栓塞患者症状明显好转。3例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的患者治疗后肺内病灶明显缩小2例,病灶消失1 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可改善其疗效。
杜端明刘鹏程陈在中余宏建方玲黄嵘戴鲁平
关键词:肺栓塞丹参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
深圳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并评价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3月份至2009年7月份来我院体检的深圳地区自然人群385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C呼气试验法或14C呼气试验法检测上述人群的Hp感染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地区自然人群的Hp感染率为49.7%。不同年龄组Hp感染率不同,70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个体户的Hp感染率分别为66.2%、54.7%、63.2%、55.7%,显著高于其他职业者(P<0.01)。结论深圳地区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因素与Hp感染有关。
方玲吴远林燕生邹兵钟礼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探讨血供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中同侧血供增加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21例乳腺摄影、超声或临床体检有乳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在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上,记录患侧乳腺血管的数目、直径、长度和可见性。根据Sardanelli血供评分,分为四个等级,即0~3分,分别代表乳腺乏血供或低血供(0分)、低血供(1分)、中等血供(2分)及高血供(3分);2~3分均被认为乳腺血供增加,与同侧乳腺癌相关。以病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供差异。结果 21例患者MRI发现22个病灶,病理提示8个良性病变,14个恶性病变。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管平均数目±标准差分别为2.5±1.6、4.1±1.8(P<0.05);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供评分±标准差分别为2.0±0.8、2.5±0.5(P>0.05)。结论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管平均数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血供评分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Sardanelli血供评分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王海丽刘鹏程韦伟冯飞刘汉桥方玲邹立秋黄嵘刘晓杰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
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对25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三维血管成像,常规采用VR技术,并以MIP和MPR为辅助成像方法。结果25例共发现28个颅内动脉瘤,2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2个)。3D-MSCTA所见病灶与手术结果或DSA所见相吻合。结论3D-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周围解剖关系,且具有安全、快捷、无创等特点,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言伟强刘晓杰江锦赵刘远健方玲王成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直接CEMRA在诊断髂静脉阻塞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直接CEMRA在诊断髂静脉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 7例髂静脉阻塞病变患者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总结直接CEMRA对髂静脉及其侧支的显示结果。结果 :CEMRA的原始图像及MIP均清楚显示髂静脉的狭窄、阻塞。 7例均清晰显示侧支循环 ,显示左侧髂静脉全程闭塞 4例 ,部分阻塞 2例 ,狭窄 1例。结论 :直接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显示髂静脉阻塞性病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在中冯飞刘汉桥杜端明方玲黄嵘赵艳刘鹏程
关键词:血栓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诊断阻塞性和扩张性胰胆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symphony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 ,对 72例胰胆管系统疾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MRI和MRCP成像 ,其中病变组 2 2例进行Gd DTPA动态增强。分析图像 ,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和超声、CT等其它影像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MRCP能清晰显示正常胰胆管树的结构 ,能直观显示胰胆管扩张和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检出率和定位率为 94.3 % ,定性率为 85 .7%。MRI图像能帮助定性诊断。结论 :M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胆管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与MRI结合 。
黄嵘刘鹏程方玲杜端明陈在中赵艳刘汉桥冯飞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I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37个部位。其中Ⅱ期21个,表现为骨疏松、骨硬化或囊状透亮区;Ⅲ期7个,股骨头轻度变形或塌陷,其内见骨质囊状破坏、骨质增生、硬化;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关节间隙狭窄。MRI检查发现ANFH43个部位,Ⅰ期6个,见股骨头双线征;Ⅱ期20个,表现为股骨头内带状或散在的斑点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或广泛的不规则的混杂信号影;Ⅲ期8个,为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其内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及周围硬化环,关节间隙狭窄。对X线和MRI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邹立秋刘鹏程杜端明刘汉桥高文清陈在中黄嵘方玲赵艳冯飞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期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及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对照。结果 全部患者X线平片发现ANFH37个部位。其中Ⅱ期21个,表现为骨疏松、骨硬化或囊状透亮区:Ⅲ期7个,股骨头轻度变形或塌陷,其内见骨质囊状破坏、骨质增生、硬化;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关节间隙狭窄。MRI发现ANFH43个部位,Ⅰ期6个,见股骨头双线征;Ⅱ期20个,表现为股骨头内带状或散在的斑点状、不规则长T1、长,12信号,或广泛的不规则的混杂信号影:Ⅲ期8个,为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其内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及周围硬化环,关节间隙狭窄。对X线和MR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杜端明刘鹏程高文清陈在中刘汉桥黄嵘方玲赵艳冯飞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MRI磁共振成像X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