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转变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方式问题的探讨
- 本文主要探讨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转变问题。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 首先,介绍学习方式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
- 曹冬梅
- 文献传递
- 建国初期党对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被引量:2
- 2008年
-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建国初期,党为实现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使一个安定有序,经济发展,人民当家做主,充满朝气与活力,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总体上达到和谐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回顾党为实现社会和谐探索的历史,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曹冬梅吴敏先
-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和谐
-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比较研究
- 曹冬梅
- 从社会和谐到和谐社会--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经历了从提出"社会更加和谐"问题,到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历史转变。探索历时4年,历经4次中央全会,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探索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 曹冬梅吴敏先
- 关键词:社会和谐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基本原理,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 吴敏先曹冬梅
- 文献传递
-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目标。而...
- 曹冬梅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