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贤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析仪
  • 2篇血流感染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全自动
  • 2篇基因
  • 1篇代谢
  • 1篇单胞菌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解质分析
  • 1篇电解质分析仪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8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8篇曹贤
  • 5篇曹青凤
  • 3篇张娜
  • 2篇李洪文
  • 2篇张洪涛
  • 2篇张洪涛
  • 2篇付裕
  • 1篇吕云岗
  • 1篇段宇宏
  • 1篇赵娜
  • 1篇任水明
  • 1篇张静
  • 1篇段宝生
  • 1篇肖斌
  • 1篇张艳玲
  • 1篇王志强
  • 1篇杨迎萍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国外医药(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利AFT-300D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保养及注意事项
2005年
AFT-300D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康利公司生产的一种钾、钠、氯三项离子分析仪,因其有自动统计均差和斜率、自动校正、自动进样、自动储存质控结果等功能,且有结果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测试速度快等优点,为日常工作省出不少时间.但其在使用和保养不当时常出现一些故障,现将几种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曹贤张静吕云岗
关键词:电解质分析仪质控标本离子分析仪自动校正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维护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院也正向数字化、集约化发展,在引进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实验室也引进了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检验科内部及检验科与其他医疗部门之间的实时互通,数字共享。
曹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与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根据制定的标准,纳入56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以及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比较不同关节功能分级组患者与健康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诊断效能。结果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以及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Ⅱ、Ⅲ、Ⅳ级组P1NP、β-CrossLaps、N-MID、25-OHV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NP、β-CrossLaps、N-MID、25-OHV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764、0.766、0.868,大于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的ROC曲线下面积(0.647、0.644、0.646)。结论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RA患者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水平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曹贤曹青凤任水明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类风湿关节炎骨密度ROC曲线
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分析总结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途径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对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病例,并分别以“Cryptococcus neoformans”“Cryptococcal neoformans infection”“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感染”为关键词,检索1965—2023年外文PubMed数据库、中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报道,总结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疗线索及方法。结果中文数据库未见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病例报道,有外文文献回顾调查了1992—2003年新型隐球菌中段尿培养阳性的16名患者情况。其中,15例患有HIV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疾病;9例患者接受了抗真菌治疗,其余7例患者在治疗前被误诊或死亡,病死率为64%;13例有新型隐球菌播散性感染的表现,其余3例表现为单一性尿路感染;16例患者尿培养均检出新型隐球菌,其中2例(占13%)尿常规提示酵母菌阳性、12例尿蛋白阳性(75%)、5例为脓尿(31%)。本例患者在入院当日尿常规检测中提示酵母菌阳性,并先后在中段尿培养和血培养中检出新型隐球菌,给予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最终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新型隐球菌引起尿路感染的病例极罕见,尿路创伤受损可能是主要危险因素。尿中检出新型隐球菌可能是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一个潜在的早期指标,临床应提高对该菌致尿路感染的认识,及早进行相关监测及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周国栋曹贤张娜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血流感染感染性疾病
鼠李糖乳杆菌引起肺胸膜感染1例
2023年
鼠李糖乳杆菌是微需氧、无芽孢的革兰阳性杆菌。通常定植于人体口腔、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常被作为益生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及发酵产品中,具有平衡肠道菌群,促进人体消化吸收等作用。鼠李糖乳杆菌很少引起感染,但对免疫缺陷的患者也偶有致病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引起的肺胸膜感染病例。
张娜周国栋闫震宇张艳玲曹贤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益生菌血流感染乳杆菌属肺炎
重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被引量:2
2007年
段宝生曹贤段宇宏
关键词:血气分析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可靠性
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4种抗癫痫药物浓度且与CLIA法检测值的一致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同时测定4种抗癫痫药物浓度的方法,并与化学发光免疫(CLIA)法检测值对比,为临床个体化诊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血清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后过滤,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4∶56);流速:0.9 mL·min^(-1);柱温:37℃;检测波长:218 nm。采集患者服药后稳态谷浓度样本,分别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4种抗癫痫药物分离度良好,各自系列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1%;稳定性及各自相对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两种方法测定值有很好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1.371+0.856 X,r=0.912,CLIA法检测值较HPLC法检测值高0.64%(95%CI:–1.27%~2.56%)。结论:本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均较高,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成本较低,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赵娜史永志曹贤肖音韩晓燕牛艺璇肖斌
关键词: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拉莫三嗪
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SE900模块常见报警处理及维护保养被引量:2
2011年
笔者所在科室于2005年购进罗氏MODULEP800生化分析模块及ISE900模块。现将ISE900模块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处理做一总结,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同借鉴。
曹贤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报警处理常见故障处理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含硫氨基酸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是参与人体代谢非常重要的物质。Hcy将含硫氨基酸、还原型的叶酸以及部分B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代谢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Hcy代谢受阻会引起高Hcy血症。高Hcy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病理变化从而导致人体发生多种病理改变引发多种疾病。Hcy的升高与其代谢途径中的酶相关。本文将对Hcy代谢相关酶中的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TR)、胱硫醚合成酶进行综述。目前MTHFR多态性与疾病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余两个基因多态性相对较少。
张洪涛曹贤乌仁稍付裕曹青凤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甲硫氨酸合成酶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含β-内酰胺结构的新型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随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细菌越来越多,临床上常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ESBLs感染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也因此增加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的频率。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的产生,并且表现为泛耐药。早期报道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细菌多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近年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i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这逐渐成为临床抗感染用药中的难题。因此,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研究,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以期待更好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张洪涛曹青凤张娜曹贤李洪文杨迎萍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耐药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