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林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级预防在飞行人员颈腰腿痛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颈腰腿痛是飞行人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和飞行训练,进而影响战斗力[1]。如何降低飞行人员患病率或推迟发病时间成为航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颈腰腿痛的发生、发展大多经历一个慢而长的过程,如果早期加以干预,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运用三级预防的机制对飞行人员的颈腰腿痛问题进行管理,阻断、延缓甚至逆转其发生、发展的进程,从而维护飞行人员的健康。
- 杨国庆曹青林李鹏周万里张作明
- 关键词:飞行人员颈腰腿痛
- 早产大鼠与正常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的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背景早产是儿童视觉系统形态和功能发育异常以及伴发眼部疾病的高危因素。观察早产新生大鼠的视网膜结构以及功能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早产对新生大鼠神经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28只SD孕鼠随机分为细菌脂多糖诱导早产(LP)组、米非司酮诱导早产(RP)组、剖宫产早产(CP)组和正常对照组,LP组、RP组孕鼠于孕18 d时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细菌脂多糖(LPS),剂量为20 μg/kg或皮下注射米非司酮,剂量为10 mg/kg诱导早产,CP组孕鼠于孕19 d行剖宫产,正常对照组孕鼠于孕22 d自然产鼠,每组每窝10~12只幼鼠。分别于各组幼鼠出生后4、7、10和14 d麻醉后用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对幼鼠进行体循环灌注,摘取左侧眼球行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幼鼠神经视网膜各层分化情况,并计数各层视网膜的细胞层数。分别于出生后14、21和28 d记录大鼠视网膜电图(ERG)国际标准化5项反应,检测各组幼鼠视网膜功能,对早产模型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出生后4 d和7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视网膜神经母细胞层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t=-7.07、-4.97,均P〈0.01;CP组:t=-6.45、-3.61,均P〈0.01;RP组:t=-6.38、-3.35,P=0.00);出生后10 d和14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视网膜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层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同龄正常对照组幼鼠比较,出生后14、21和28 d,LP组、CP组和RP组幼鼠ERG Rod-b波、Max-a波、Max-b波、OPs、Cone-b波和闪烁光ERG振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14 d,与正常对照组幼鼠比较,LP组幼鼠Max-a、b波潜伏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 杨湘敏李蓉王雨生苏静波安晶陈涛曹青林张作明
- 关键词:孕龄新生动物发育视网膜视网膜电图
- 大鼠不同颜色光视网膜电图特点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索正常SD大鼠及视网膜锥体失功能(RCD)大鼠不同颜色光视网膜电图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诊断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及RCD大鼠,各6只,分别进行红、白、绿及蓝色光的视网膜电图记录,刺激所用的红光波长为625nm,绿光波长为525nm,蓝光波长为470nm,白光为混合光。结果:正常SD大鼠各颜色光ERG表现为短波长的绿光及蓝光刺激条件下波幅值较红光及白光高;而RCD大鼠各颜色光暗适应ERG的b波波幅值无显著差别,但各颜色光的波幅值均小于SD大鼠;而各颜色光明适应ERG均未记录到明显波形。结论:大鼠对短波长的绿光及蓝光较为敏感,建议可使用蓝光或者绿光作为大鼠视网膜电图记录的刺激光源。RCD大鼠对各颜色光无特异性的反应,尚不能用颜色光视网膜电图作为其特异的诊断指标。
- 曹青林张磊安晶张作明
-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