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黎君 作品数:8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无锡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儿童房间隔缺损导管封堵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成人中最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30%,由于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由左心房回流入左心室的血液减少,左心室受扩大的右心室影响,舒张期张力减低,充盈相对不足,搏出量降低,左心室几何形变,因此,早期、客观、准确地评价ASD患者的左心形态及功能,对评价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及评估手术疗效均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曹黎君 钱大钧 曹云翔关键词:左向右分流 SEPTAL 几何形变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类型房颤患者左心耳结构和收缩功能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评估不同类型房颤患者左心耳(LAA)结构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治疗的57例房颤患者,其中3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设为持续性房颤组,另20例为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阵发性房颤组,行TEE检查,比较2组左LAA相关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2组左房、右心耳(SEC)以及泥浆样改变发生率,比较2组BMI及CHADS2评分。结果与持续性房颤组对比,阵发性房颤组LAA最大开口径、LAA最大深度、LAD指标均较低,而Pev-LAA、Pfv-LAA、LVDd、EF指标较高,阵发性房颤组左房、LAASEC以及泥浆样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6.22%、0,低于持续性房颤组的发生率72.97%、18.92%;与持续性房颤组对比,阵发性房颤组BMI、CHADS2评分较低(P<0.05)。结论房颤患者左房及LAA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基础。TEE能准确检出房颤患者LAA血栓,评估LAA结构和功能状态,为临床提供了预测血栓形成的参考依据。 何丽珍 曹黎君 钱大钧 杨海霞关键词:食道超声心动图 心房颤动 LAA 主肺动脉内膜肉瘤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发作憋气、气短1年,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肺动脉瓣上附着一大小约34mm×21mm的致密回声团块(图1),随肺动脉血流前后活动,异常回声团块完全占据肺动脉内腔,导致右室严重梗阻, 曹黎君 朱英娟 钱大钧关键词:动脉内膜 超声表现 肉瘤 异常回声 肺动脉血流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的右心室功能 2011年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功能改变情况及手术效果。方法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E)测量3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封堵前(术前组)后(术后组)及32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二维应变(S)、应变率(SR)及位移(D),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ASD患者收缩期右室游离壁各段心肌D减低(P<0.05);ASD患者右室各段心肌S减低(P<0.05)。ASD患者右室各段心肌SRs、SRe减低(P<0.05)。SRa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②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二维应变(S)、应变率(SR)及位移(D)均较术前组增高(P<0.05)。结论 ASD患者右心室功能显著减低,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右心室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功能,从而评估手术效果及预后。 曹黎君 曹云翔 钱大钧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右心室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独立引导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8例报告 被引量:1 2009年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1]。近年来对ASD封堵治疗成为一个热点。以往在介入术中需要依赖放射线指导,特别是钢丝和导管在心内的走行、封堵器的释放,不但需要放射线还需要造影检查,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损害医生的健康。新近应用于临床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3-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能从三维空间角度实时立体显示心脏结构,从而提供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多的信息^[2],且不依赖X射线。 钱大钧 曹黎君 陶含嫣 朱英娟 羊镇宇 沙红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二维超声心动图 封堵治疗 造影检查 RT-3DE在评价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前后左心室功能的应用 2017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导管封堵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方法选取PDA患儿15例(手术组)及正常儿童12例(对照组)。应用RT-3DE测算对照组、导管封堵组术前和术后1月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导管封堵组术前LVMI及LVEDVI绝对值明显增高(P<0.05),LVEF无明显变化(P>0.05);与导管封堵组术前比较,术后LVMI及LVEDVI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发现PDA患儿在LVEF正常时就已经出现左心室LVMI及LVEDVI的显著升高;LVMI及LVEDVI可作为评价PDA患儿导管封堵后左心室功能早期改善的一项重要指标。 曹黎君 钱大钧 陆娟关键词:导管封堵 左心室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GHb异常糖尿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异常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8例GHb异常糖尿病患者、正常对照组32例,在左室心尖位长轴图像上测量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各心肌节段纵向应变率(SrL)的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和E’/A’的平均值,在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测量各心肌节段圆周应变率(SrC)和径向应变率(SrR)的E’、A’和E’/A’的平均值,同时测量左心常规超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Hb异常糖尿病患者SrL的E’降低、A’升高以及E’/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b异常糖尿病患者SrC的E’及SrC、SrR的E’/A’降低,SrC、SrR的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左心常规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b异常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早期改变是SrL、SrC的E’及E’/A’降低,SrL、SrC及SrR的A’升高,同时SrL、SrC及SrR的运动规律消失。 戴敏 钱大钧 刘晓宇 曹黎君 谈君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左室舒张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行CRT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62.5±11.2(49 ~82)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和斑点追踪成像测定左室同步性、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并根据临床表现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分级.CRT临床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级以上;CRT超声心动图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15%.结果 CRT临床有反应者16例,无反应者5例.采用常规超声评估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左室舒张功能,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减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舒张功能各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舒张功能,结果显示二者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分别为(0.18±0.11)/s和(0.14±0.09)/s(P<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比值分别为680±600和787±690(P<0.05),且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与反映左室功能的血液B型利钠肽有较好的相关性(r=-0.68,P<0.05).结论 对CRT有反应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RT在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和减少二尖瓣反流同时也可明显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斑点追踪成像可准确有效地评估CRT术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陆娟 戴敏 钱大钧 张常莹 曹黎君 王如兴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