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七总皂甙对不同时间尿激酶溶栓出血性转化的干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间尿激酶溶栓后血脑屏障破坏和颅内出血性转化的干预效果,探寻减轻溶栓并发症,延长溶栓时间窗的途径。方法采用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脑组织中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伊文氏蓝法,脑出血量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结果各时间点尿激酶溶栓组MMP-9表达和脑出血量明显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也有增加趋势,随溶栓时间延迟上述指标增加越明显;PNS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尿激酶组相应时间点比较MMP-9表达显著下降,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出血量均有改善。结论PNS可抑制溶栓后MMP-9高表达,减轻溶栓后血脑屏障破坏和颅内出血性转化,减轻溶栓并发症。
- 蒋国会王子军李光勤李鱼曾志雷华
- 关键词:溶栓治疗三七总皂甙基质金属蛋白酶-9出血性转化
- 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新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新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73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再出血发生率,分析再出血新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出血32例(11.7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肿量>60mL、超早期手术、置管期间开闭管间距>2h、综合扰动系数(PI)下降、中线结构移位、术中抽吸量>60%、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输注血小板制剂与HICH术后再出血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早期手术(OR=0.42)、闭管>2h(OR=1.23)、PI下降(OR=1.25)、抽吸量>60%(OR=0.93)、接受阿司匹林治疗(OR=0.56)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输注血小板制剂(OR=-1.27)是再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引发HICH患者再出血的新的危险因素较复杂,术前应减少阿司匹林等药物的使用,如病情允许,应于发病后6~24h内实施手术,首次血肿抽吸应<60%,根据需要输注血小板制剂,术后早期对脑水肿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再出血。
- 曾志陈科宇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
-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腕管综合征是卡压性周围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不易诊断,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发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腕管综合征有重要作用,可减少误诊、漏诊,并以利及时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周廷芬李鱼黎秋莹侯爱莲雷华曾志王子军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神经电生理
- 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atri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rval,AEMI)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入选92例低CHADS_2评分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PAF)患者按有无心源性脑卒中(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E)病史分为两组,其中有CE病史组43例,无CE病史组49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跨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波减速时间(EDT)、左心室侧壁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值和E/e'值。结果与无CE组比较,CE组患者e'明显降低,AEMI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EMI均是CHADS_2评分低风险的影响因素。AEMI延长(>82 ms)较AEMI<82 ms的患者发生CE的风险更高(P <0. 05)。结论 AEMI可作为低CHADS_2评分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 李鱼杨德黄敏王子军曾志雷华江宗泽陈科宇任俊伟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源性脑卒中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一家系
- 2015年
- 先证者(Ⅲ7)男,39岁,右利手,因“行走欠稳7年,加重伴言语不清2年”于2013年8月12日入院。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行走不稳,主要表现为行走时左右摇晃,症状在睁眼、闭眼时无差别,患者无肢体无力,双上肢活动不灵活不明显,用筷等精细活动尚可,无言语不清。
- 江宗泽曾志李鱼
- 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家系言语不清咽喉部不适肢体无力上肢活动
- 79例老年性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神经衰弱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于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老年性神经衰弱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中药配合治疗。结果共痊愈14例,显效26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总治愈率为17.72%,总治疗有效率为82.28%,观察组40例患者共治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25%,治疗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39例患者中共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愈率为10.26%,治疗有效率为71.7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共出现并发症4例,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神经衰弱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曾志陈科宇王子军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针对影响因素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该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共收治了8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将其作为脑膜炎组患者,在选择同时期该院收治的发生非结核性脑膜炎的50例颅内感染患者,将其作为非脑膜炎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热、颈强直、脑脊液的外观比较清亮为影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659、9.193、5.645,95%CI=1.740~91.730、1.756~47.899、1.075~29.91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均能够产生极大的威胁以及影响,且容易发生误诊情况,临床中需要针对影响早期诊断的独立因素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安全。
- 陈科宇曾志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影响因素单因素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药物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就诊的104例老年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对照原则以1∶1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实施静注射液+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均为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用药安全性,观察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MDA、SOD、NSE、NGF、BDNF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疗效明显,促进意识状态改善,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联合用药提高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相关。
- 曾志何亮杨雪梅
- 关键词:卒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