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维英

作品数:2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癌
  • 6篇晚期
  • 5篇动脉
  • 5篇栓塞
  • 5篇介入
  • 4篇栓塞治疗
  • 4篇中晚期
  • 4篇中晚期肝癌
  • 4篇晚期肝癌
  • 4篇介入治疗
  • 4篇X线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造影
  • 3篇治疗中晚期肝...
  • 3篇细胞
  • 3篇梗死
  • 3篇肝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动脉造影

机构

  • 23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3篇曾维英
  • 12篇苏明涛
  • 5篇李仪
  • 5篇陈裕明
  • 3篇徐建芳
  • 3篇李玩如
  • 2篇吴先衡
  • 2篇许壮勇
  • 2篇陈平
  • 2篇陈少贤
  • 2篇罗燕华
  • 2篇吴乙秋
  • 2篇杨馥彦
  • 2篇黄宝泉
  • 2篇郭义标
  • 2篇何爱坤
  • 1篇张庆武
  • 1篇林洁明
  • 1篇傅俊惠
  • 1篇徐荣和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第八届全国肝...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肝动脉与肝段动脉栓塞治疗所致肝功能改变的比较分析
2005年
目的 研究评价肝节段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常规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对肝功能影响的程度。方法 通过两组各 30例肝癌病人分别采用肝动脉和肝段动脉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栓塞治疗后 3d、2周和 1个月 ,复查肝功能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不同的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后 3d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 ,常规组ALT、AST、ALP、TBIL的改变 (P <0 .0 0 1)较节段组变化大 (P >0 .0 5 ) ,GGT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1个月后复查 ,节段组肝功能无变化 2 7例 ,A变B级 2例 ,B变C级 1例 ;常规组 14例无变化 ,13例从A级变为B级 ,A变C级 1例 ,B变C级 2例。结论 肝段动脉化疗栓塞组与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肝功能的影响 ,后者较之前者变化明显。肝细胞癌的介入性栓塞化疗 ,应尽可能行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术 ,以减轻肝功能的损害。
苏明涛曾维英徐建芳李玩如何爱坤
关键词:肝功能改变肝动脉肝癌动脉栓塞治疗动脉化疗栓塞术复查
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在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表现。结果CT平扫中1例病灶呈稍高密度,10例为等密度,4例为略低密度,1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12例强化程度高于或相当于正常肾皮质,2例强化低于肾皮质但高于肾髓质,1例强化程度等于肾髓质,1例囊实性病例囊壁明显强化。肾实质期扫描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扫描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可靠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
黄宝泉张庆武曾维英
关键词:小肾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并发症的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为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和对策,对126例严重食管狭窄及食管癌合并有瘘的患者给予食管内支架治疗,术前先扩张狭窄部位,术后部分患者辅以放疗。126例患者均置入成功,近期疗效良好,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胸骨后疼痛、胃食管反流、食管气管瘘、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支架移位脱落和心律失常,这些症状经治疗后大都得到缓解或消失。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可采取防范措施,术后给予辅助治疗可减少或防止再狭窄的产生,对放疗后食管狭窄的病例放置支架应有所选择。
苏明涛曾维英徐建芳
关键词:食管狭窄并发症
肝动脉或肝段支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报告425例肝癌经肝动脉或肝段支柱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肝动脉造影,采用超液化碘油与抗癌药混悬剂和明胶海绵进行肝动脉或肝段文化疗栓塞术,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2,3,4,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63.5%,38.1%,22.6%,14.7%和7.8%。肝段支柱塞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0.0%和50%。结论肝动脉或肝段支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良好方法,肝段支栓塞术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苏明涛陈裕明曾维英
关键词:肝癌栓塞治疗超选择性插管中晚期
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病因诊断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临床病因诊断。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发现少量气腹1例,中等量气腹12例,大量气腹4例,包裹性气腹1例,部分可提示穿孔部位或病因诊断。临床诊断自发性胃破裂穿孔1例,小肠穿孔 10例,结肠穿孔 2例,自发性气腹或非手术性气腹2例。结论:新生儿气腹有其特殊的X线征象,X线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对病因定位诊断有其局限性。
曾维英
关键词:气腹新生儿X线透视检查病因X线诊断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tomosynthesis,DTS)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肋骨骨折的32例患者同时进行X线平片、DTS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成像,分析并比较其结果。结果DTS和MSCT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评分(P〈0.01)。X线平片和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72.8%和93.5%,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结论DTS的图像质量佳,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高,是诊断肋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曾维英许壮勇李仪吴乙秋
关键词: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肋骨骨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介入栓塞法治疗医源性急性肾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急性肾出血后行诊断性造影同时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医源性急性肾出血患者经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后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DSA诊断肾小动脉渗血2例,动静脉瘘4例,肾小动脉渗血并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治疗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源性急性肾出血经DSA诊断明确后同时进行介入性治疗是安全、快捷、止血迅速、损伤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曾维英李仪苏明涛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栓塞治疗
旋转式DSA对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介入治疗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旋转式DSA对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介入治疗的应用技术。方法 收集1997年~2001年530例肝癌经旋转式DSA检查发现47例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肝癌伴肝动静脉短路,动静脉直接交通,有明确瘘口18例;无确切分流通道或分流通道纤细29例,在充分展示肝动静脉分流通道,44例行超选择性插管进行封堵后,再行肝癌供血动脉栓塞。结论 旋转式DSA多角度旋转功能,触发式速度采集方法可帮助提高肝动静脉分流通道的显示率。
曾维英苏明涛
关键词:肝癌动静脉瘘介入
180例DSA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本文着重对冠状动脉病变正确评估,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适应证选择提供指标。方法 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180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表现进行分析。采用日本岛津DAR-2400α型DSA装置,应用Seldinger's技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结果右冠优势型122例(67.8%)左冠优势型38例(21.1%),均衡型19例(10.6%),冠心病148例(82.2%)共累及225支冠脉分支:单支病变78例(52.7%),双支病变33例(22.3%),三支病变37例(25.0%)。91例左心室造影:左心室运动功能正常61例(67.0%),异常者30例(33.0%),室壁瘤15例(15.5%)二尖瓣返流9例(9.9%),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冠状动脉狭窄度和室壁瘤有明显关系。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是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指标。
曾维英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为81.8%。病程〈24h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84.9%,病程〉24h患儿复位成功率为73.1%(P=0.021)。病程〉24h的患儿中,肠管扩张和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24h的患儿(e〈0.05)。肠管扩张的患儿成功率为69.0%,无肠管扩张患儿成功率为84.9%(P=0.005)。发热患儿的成功率为75.0%,无发热的患儿成功率为8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俨=0.331)。结论及早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番对其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曾维英许壮勇黄宝泉
关键词:空气灌肠肠套叠小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