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东丽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解读
  • 1篇学分
  • 1篇异化
  • 1篇人情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分析
  • 1篇婆媳
  • 1篇婆媳关系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礼尚往来
  • 1篇礼物
  • 1篇互惠
  • 1篇家庭和谐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朱东丽
  • 1篇司汉武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礼尚往来的文化心理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礼尚往来即礼物交换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的交往方式,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有其深厚的文化心理背景:中国人有欠情—还债心理和求和谐、求均衡的思想,而礼物交换成为表达人们情感和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文章指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礼物的功能发生了变异,由最初的情感象征逐渐转变为礼品的商品属性,送礼也异化为行业和权力腐败的载体和借口。
朱东丽司汉武
关键词:文化心理异化
婆媳冲突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现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婆媳关系便是其中之一。婆媳冲突影响了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婆媳冲突是由于婆媳双方对对方角色理解的偏差,利益、权力的争夺,婆婆、儿子、媳妇三者的互动不良,社会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循着这些原因,笔者就如何缓和婆媳冲突,解决婆媳之争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办法。
朱东丽
关键词:婆媳关系家庭和谐
中国民间送礼习俗的结构与社会功能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礼之用,和为贵”实际上揭示了中国传统礼的本质精神。“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说的便是中国人们的礼物交换。中...
朱东丽
关键词:礼物人情互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