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厉
- 作品数:30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gA肾病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IgA肾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遗传因素参与IgA肾病的发病和进展。IgA肾病领域的遗传学研究包括以家系为基础的连锁分析和以散发病例为基础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发现6q22-23、4q26-31、17q12-22和2q36与家族性IgA肾病连锁,但至今未明确致病基因。早年的关联分析以候选基因关联分析为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采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糖基化关键酶的编码基因遗传多态性与IgA肾病易感性的关联。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的开展发现了5个与IgA肾病发病相关联的遗传区段,包括与获得性免疫相关的MHC区域,与天然免疫相关的8p23,17p13和22q12区域,以及与补体调控相关的1q32区域。GWAS研究带给我们海量数据的同时,也为后GWAS时代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
- 朱厉张宏
- 关键词:IGA肾病
- DEF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IgA肾病相关
- 目的 IgA 肾病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遗传异质性疾病.既往研究提示粘膜免疫紊乱可能参与IgA 肾病的发病机制.DEFA 基因编码a-防御素,属于抗菌短肽,参与黏膜反应;与牙周病、炎症性肠病等黏膜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相关.新近...
- 齐媛媛周绪杰张月苗程发娟侯平朱厉师素芳刘立军吕继成张宏
- 安立生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安立生坦作为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ERA)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接受安立生坦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数据,并在第4、8和12w时进行随访评估。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随时间变化的24h尿蛋白、24h尿蛋白变化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同时监测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纳入了147例IgA肾病患者。基线24h尿蛋白水平为1.16(0.74,1.99)g/d,安立生坦治疗后第4、第8、第12w的尿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基线水平(Z=-8.157、-5.866、-5.238,均P<0.001)。在不同性别、eGFR分组、合并用药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or,RAASi)等亚组中,24h尿蛋白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12w随访期间,eGFR保持稳定。安立生坦在随访患者中耐受性良好,2例患者因水肿或肝功能损害停药。结论安立生坦可以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且安全性良好。
- 李秉哲师素芳朱厉周绪杰刘立军吕继成张宏
- 关键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IGA肾病尿蛋白
- EB病毒转化细胞模型在IgA肾病研究中的适应性探讨
- 2015年
-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 A分子异常是Ig A肾病发病始动因素。外周血B淋巴细胞是产生Ig A分子的主要细胞。因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B淋巴细胞数量有限,限制了体外细胞学进一步机制研究的开展。近期有学者发现EB病毒转化可使B淋巴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增殖,同时保持Ig A1分子糖基化水平不受影响,因此可作为开展糖基化异常Ig A1分子产生机制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近期Ig A肾病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提示增生诱导配体(APRIL)是Ig A肾病的发病易感基因。本文旨在探讨EB病毒转化细胞模型是否可用于探讨APRIL参与Ig A肾病发病的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3例个体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EB病毒转化,获得永生化B淋巴细胞后,经APRIL处理后检测培养上清中Ig A的浓度。同时,从1例健康对照中分离获得原代B淋巴细胞,给予APRIL处理并检测其产生Ig A的水平。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APRIL可显著上调原代B淋巴细胞产生Ig A的水平(294.3±35.7ng/ml vs.368.2±36.2ng/ml,P=0.043),但对于EB病毒转化后获得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产生的Ig A水平无影响(各剂量浓度1.56-200ng/ml下,P值均大于0.05)。结论本研究发现EBV病毒转化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在APRIL对其影响Ig A产生方面,具有与原代B淋巴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因此,当开展APRIL在Ig A肾病发病中的机制探讨时,EB病毒转化后的B淋巴细胞不是合适的体外细胞学模型。
- 朱厉翟亚玲张宏
- 关键词:EB病毒B淋巴细胞
- 内皮损伤相关分子标记物sVCAM-1和sFlt-1在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 朱厉师素芳刘立军吕继成张宏
- 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DR)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按照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分为DN0组(无蛋白尿组)、DN1组(微量蛋白尿组)和DN2(临床蛋白尿组);比较不同组别视网膜改变的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DN2组患者年龄、病程、TC水平、UEAR水平等均明显高于DN0及D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N0组患者23例单纯型DR,2例增殖型DR,总发生率为21.7%;DN1组DR、DR分别为27例和7例,总发生率为54.8%;DN2组DR、DR分别为7例和4例,总发生率为84.6%。组间两两比较发现,DN2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DN1组高于DN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DN与DR具有正相关性(r=0.328,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改变具有相关性,呈平行发展。
- 陈茂胜杨海蓉朱厉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蛋白
- 增殖诱导配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增殖诱导配体(a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又名TNFSF13,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上,如树突状细胞、巨嗜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APRIL通过与受体的结合,主要促进和参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以及诱导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发生类别转换等多种功能。
- 翟亚玲朱厉张宏
- 关键词:增殖诱导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LIGAND树突状细胞APRIL
-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西药结合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独立测试、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等因子分值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以上因子分值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 董科田晓孟晓华史国辉朱厉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洛丁新
- 一种检测复合物IgA1-α1MG的方法及无创检测肾组织损伤的试剂盒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复合物IgA1‑α1MG的方法及无创检测肾组织损伤的试剂盒,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利用抗人α1MG抗体捕获待测样本中的复合物IgA1‑α1MG,获得待测复合物IgA1‑α1MG;向所述待测复合物IgA...
- 张宏朱厉
-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预后评估和诊疗策略
- 张宏赵明辉吕继成朱厉刘立军师素芳
- 该成果属于肾脏病学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明确IgA1分子糖基化异常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及临床意义,系列研究证实糖基缺失IgA1分子与系膜细胞结合力增加等。建立了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病理综合评价系统,建立了I...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小球肾病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