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巍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地质环境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就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借助土壤温度的测试和地层冷热平衡的监测,分析在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热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污染等问题。研究认为长期利用地源热泵开发利用系统,如设计不合理或地下水回灌率低,将破坏地层的冷热平衡。北方地区供暖期大于制冷期时,地层温度将逐年下降,N2O和CH4会集中释放,造成生物生长速度缓慢。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时,如地下水回灌困难,将导致地下水资源浪费、水位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路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供暖期、制冷期运行时间差别较大时,将导致地下水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降解,间接影响地下水的水质。抽取、回灌地下水的过程会造成空气中的氧气随之溶解于水中,导致地下水质的变化。通过分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可为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朱巍张静唐雯张旭升毕立坤
-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地层温度地质环境抽取回灌
- 松嫩平原地下水中氟、砷含量及其水化学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研究区高氟、高砷地下水化学指标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25组数据,分析了氟、砷浓度的水化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HCO3-浓度高的碱性环境中氟、砷浓度较高;随着Na/(Cl+SO4)比值的增加,氟离子浓度也呈增加趋势;地下水中氟、砷浓度高的区域TDS含量也较高,反映出地质环境背景为苏打化地区。对比As3+与As5+的含量分布,分析As3+与∑As散点图,得到含水层中As3+与As5+的分布规律,即高砷水集中在承压含水层,含水层中超标砷离子主要为As5+。
- 朱巍苏小四唐雯蔡贺
- 关键词:高氟水地下水化学松嫩平原
- 大庆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依据大庆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观测资料,对其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典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潜水、承压水和地下水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为大庆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朱巍唐雯张梅桂
-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特征
- 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探究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利用1995年、2003年、2011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比照地下水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湿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其中旱田面积最大,占45%以上;近20a来,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减少面积达112.38km^2,主要转变为旱田、水田和建设用地,而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开发旱田;1995-2003年、2003-2011年2个时期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97%、0.60%,研究区2003年之前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后期。地下水中NO-3-N、SO2-4、Cl-和总硬度浓度变化趋势,与建设用地和旱田间的相互转变密切相关。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及工矿用地土地资源的长期开发,成为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
- 崔健都基众李霄李旭光朱巍马宏伟岳明新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下水水质
- 辽西严重缺水地区缺水原因及开发利用建议研究——以辽西凌源市为例
- 2019年
- 为研究辽西基岩山区严重缺水问题,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对缺水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凌源市地不同地段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分区,并提出有益建议。结果可知:凌源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旱灾频繁,春旱概率达90%,缺水问题严重,缺水问题主要受自然因素、地质因素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制约。针对凌源市乃至辽西山区典型的缺水状况及原因,根据不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对该区域不同地段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分区,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及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提供依据,也为凌源市乃至辽西基岩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提供技术支撑。
- 李旭光何海洋田辉朱巍孙岐发
-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
- 辽西基岩山区物探找水方法应用与实例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针对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和物探方法技术特点,通过几种物探找水技术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与示范,分析总结方法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出不同类型地下水勘查物探技术方案,为该地区解决人畜饮用水提供技术和示范经验。
- 李旭光何海洋朱巍蔡贺孙岐发
- 关键词:物探找水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粒子群优化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区划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浅层地热能评价模型,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与修正过程整合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满足一致性要求的权重结果,进而开展敏感度分析,校验指标权重准确性,提高地源热泵适宜性区划评价精度.通过构建4个层次、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获得的权重值开展大连地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为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和潜力评价提供基础,也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性区划模型和指标权重值可靠,适宜区分布于研究区东部钻石湾、东港一带,面积32.87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北部甘井子区,面积247.21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33.47%.
- 杨泽于慧明罗银花朱巍倪金毕立坤张旭升
-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区划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 一种水文地质勘察水质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文地质勘察水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瓶,取样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侧上方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清刮顶板,当工作人员通过倒置取...
- 朱巍崔健代雅建郭常来
- 基于谷歌地球历史影像的大连市海岸线变化分析
- 2024年
- 为了研究大连市近40年海岸带环境变迁和演化规律,基于谷歌地球历史影像,采用GIS技术提取和分析了大连市1984-2018年海岸线变化信息.结果显示大连市海岸线增长经历了低-高-低3个阶段,时间节点为2004年和2014年.围(填)海增速与GDP增速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空间来看,大连市海岸线变化主要分布在湾区和河口地区,主要类型为填海造陆区和围海养殖区.其中填海造陆区主要集中在市辖区中南部沿岸和长兴岛开发区,围海养殖区则分散在北部和东部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等地.
- 江山周丽马宏伟朱巍倪金马诗敏张静郇恒飞
- 关键词:海岸线土地利用谷歌地球GIS卫星图像
- 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选用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绘制地下水位动态曲线,论述松嫩平原不同地貌单元及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年际及年内动态变化特征,分析探讨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各种因素,指出人为因素是引起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以有效保护松嫩平原地质环境。
- 张梅桂黄永明蔡贺朱巍
- 关键词: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