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
- 作品数:42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 1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在综合治疗的支持下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按胰腺炎诊疗规范完成个体化治疗。手术时间为入院后 3~ 15d。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疗效满意 ,随访 3~ 31个月 ,无手术并发症和 (或 )胰腺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 ,不论是否存在胆道梗阻。
- 叶建宇尹耀新周汉新彭毅周晓初张风涛钟立明熊沛朱立元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胆道梗阻
- 结直肠多原发癌的诊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4例病例并结合文献报道,讨论结直肠多原发癌的发病率、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结果 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约占大肠癌2 %~6 % ,异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为0 . 6 %~9% ;其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放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大肠多发腺瘤等;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应避免漏诊,异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应避免误诊;常见手术方式有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 对该病应重视高危人群的监测,根治术加术后结肠镜长期随访是处理的适当选择。
- 刘晓平易辛龙光辉韦伟于鼎李天石任明明朱立元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多原发性肿瘤
- 胃肠道间质瘤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72岁。病灶在胃24例,小肠9例,大肠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和腹部包块。属良性间质瘤1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17例,恶性间质瘤1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有7例复发,其中2例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其中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及2例恶性间质瘤有淋巴结转移。复发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生存期为3~12年。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行为难以预测,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特征(复发或转移),因此手术应以根治为主。
- 于志强姚远尹为华刘晓平朱立元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肿瘤转移
- 保留乳房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21例报告被引量:3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手术和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经过良好 ,乳房外形正常 ,随访 3~ 2 0个月 ,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 ,可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 ,术后乳房外形正常 ,患者生存质量高。但术后应定期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癌复发。
- 朱立元龙光辉于志强吕国庆郑思阳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肠及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结肠及直肠癌活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理学诊断的方法检查淋巴结有无癌细胞转移。直肠癌组织标本做VEGF、p53蛋白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VEGF阳性表达的结肠及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65 .91 % (2 9/ 4 4 ) ,VEGF阴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1 9.2 8% (1 6/ 83)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1 2 .0 777,P <0 .0 0 1 ) ;而p53及PCNA阳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阴性表达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 隋梁朱立元
-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 乳房穿刺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韦伟尹为华吕国庆孙德胜朱立元鲁树坤
- 两种乳腺癌根治术保留乳房的美观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 比较“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A组)和“保留乳头、皮肤乳腺癌根治术联合即时假体置入隆乳术”(B组)两种术式对保留乳房外形等方面的效果。方法A组39例,B组12例。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疤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量化,评估所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规效果。四项积分≥21分为优,13~20分为良,〈13分为差。结果 ①A组优良率为82.1%,B组为100.0%。②影响保留乳房外形的常见问题包括闪切口疤痕致乳房变形、乳头歪斜、坏死、不自然挺立,以及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结论 ①B组术式是具有保留乳房条件和有经济基础患者的首选术式。②术前认真设计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留乳腺组织的彻底游离与切除、缝合技巧以及假休休积计算、术后包扎注意避免压迫乳头等,将使保留乳房具有良好外形。
- 韦伟朱立元于志强易辛何和平
- 关键词:外科乳腺癌保乳手术隆乳术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于志强朱立元王有德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碘125粒子植入应用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监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中盆腔植入碘125粒子对周围环境及病人本身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12例,术中盆腔植入碘125粒子3例。测量粒子植入过程中手术时周围放射污染情况,及术后病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放射污染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直肠并发症未见增多,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碘125粒子预防局部复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 贾云鹤吕国庆刘铮白植军朱立元
- 关键词:直肠癌^125I粒子植入
- 奥曲肽在可切除肝癌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手术可切除的生长抑素受体1 (SSTR1 )阳性的肝细胞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9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可切除原发性肝癌 4 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SSTR1 阳性 1 8例术后采用奥曲肽皮下注射 1 2周 ;SSTR1 阴性 2 4例为对照组。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和对照组 2年生存率分别 87.5 %和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 2 5 ,P <0 .0 5 )。 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 2 5 %和 5 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4 .4 2 5 ,P <0 .0 5 )。术后 2年生活质量QOL评分 ,治疗组平均为 5 4 .32分 ,为良好 ;对照组平均为 4 7.4 6分 ,为较好。治疗 3月后 ,AFP下降率治疗组为88.88% ,对照组为 5 8.33%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70 6 ,P <0 .0 5 )。结论 术后应用奥曲肽能明显改善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减少肿瘤复发 。
- 白植军何美文易辛朱立元胡安斌
- 关键词:奥曲肽肝癌术后疗效观察生长抑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