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朴锦丹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5篇子宫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癌
  • 3篇激素
  • 3篇宫内膜癌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不孕
  • 3篇促性腺激素
  • 2篇性激素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绝经
  • 2篇绝经后
  • 2篇绝经后妇女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机构

  • 16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8篇朴锦丹
  • 5篇李明勋
  • 5篇邱锦
  • 5篇张明
  • 3篇徐荣春
  • 3篇张静
  • 2篇吴志华
  • 2篇王秘林
  • 2篇秦立波
  • 2篇罗胜田
  • 2篇宋一丽
  • 1篇梁雁楠
  • 1篇吴丽芹
  • 1篇秦丽波
  • 1篇顾丽萍
  • 1篇朱志杰
  • 1篇耿迎春
  • 1篇于飞
  • 1篇李明勋
  • 1篇朱志洁

传媒

  • 7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新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2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分娩的112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2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产钳助产、剖宫产、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显著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及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朴锦丹秦丽波张明
关键词: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宫腔镜与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7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应用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并联合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照不同检查结果间的差异。结果:10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检查与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
张明李明勋朴锦丹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
腹腔镜下卵巢输卵管整形术后妊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输卵管整形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不孕症患者,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输卵管整形术,根据术后6~48个月随访资料,分析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妊娠23例,总妊娠率为47.9%(23/48)。其中正常宫内妊娠18例,正常妊娠率为37.5%(18/48)。单纯输卵管积水及伞端梗阻8例,术后妊娠率高75.0%(6/8);输卵管伞端梗阻伴盆腔广泛粘连24例,术后妊娠率33.3%(8/24)。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输卵管整形术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恢复卵巢的排卵通畅、恢复输卵伞端拾卵功能、恢复输卵管蠕动功能以孕卵输送通畅,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
朴锦丹宋一丽耿迎春王秘林
关键词:不孕症腹腔镜妊娠
早产胎膜早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朴锦丹李明勋贺军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并发症围生医学卫生问题助孕技术病理妊娠
雌、孕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水平测定对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异常病变筛查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测定对于筛查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有充分手术指征的绝经后流血的患者,空腹时采肘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性激素水平,并行分段诊刮,任何程度的子宫内膜增殖或增生均视为异常子宫内膜。结果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异常病变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绝经妇女(P<0.05),尤其子宫内膜癌患者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较正常绝经妇女显著增高,P<0.01,且前二者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不能作为子宫内膜异常病变筛查的单一指标,对绝经后妇女常规进行性激素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异常病变的筛查方法之一。
李明勋朴锦丹张明徐荣春
关键词:性激素绝经后妇女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64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均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没有出现并发症,伤口愈合均为甲级。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使用来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受到的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系数比较高,应用价值比较高。
朴锦丹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宫腔镜腹腔镜
PTEN-PKB途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PTEN、PKB在子宫内膜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检测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1例增殖期内膜中PTEN及PKB mRNA的表达。结果 PTEN mRNA在正常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间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1.8%、38.5%及36.4%,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KB mRNA在正常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阳性率为27.3%、46.2%及61.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PTEN mRNA和PKB mRNA表达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EN可能通过PI3K- PKB途径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张静陈丽春朴锦丹于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RT-PCR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im Bax mR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 im、Bax m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RT-PCR方法检测17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2例子宫内膜癌中B im mRNA、Bax mRNA的表达。结果B im mRNA在正常增殖期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逐渐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Bax mRNA在正常增殖期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逐渐增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B immRNA及Bax mRNA阳性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B im mR-NA与Bax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B im、Bax表达改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张静朱志洁朴锦丹徐荣春
关键词:BIMBAX子宫内膜癌
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近10年我院住院的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18例,其中保守治疗15例,手术治疗3例。结论生殖器官疾病或妊娠相关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均可导致子宫出血,表现与功血相似,应避免误诊。
罗胜田邱锦朴锦丹
关键词: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妊娠期
妊娠中期检测血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对妊娠中期孕母血清生化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8350例妊娠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值)检测,切割值为1∶300,对高风险者行羊水检查。结果唐氏综合征高风险396例,筛查阳性率4.74%,其中异常5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组胎儿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唐低综合征低风险组(P<0.05)。≥35岁组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率大于<35岁组(P<0.05)。结论AFP及free--βHCG值可用于妊娠14-20周孕妇筛查唐氏综合征。
邱锦李明勋朴锦丹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