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崇巍

作品数:7 被引量:2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岷江上游
  • 3篇植被
  • 2篇叶面
  • 2篇叶面积
  • 2篇叶面积指数
  • 2篇植被指数
  • 2篇生态水文
  • 2篇水文
  • 2篇径流
  • 1篇植被组成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数据估算
  • 1篇水文特征
  • 1篇卫星影像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流域
  • 1篇流域径流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7篇李崇巍
  • 5篇刘世荣
  • 5篇孙鹏森
  • 4篇葛剑平
  • 2篇林勇
  • 1篇陈宝玉
  • 1篇索安宁
  • 1篇张远东
  • 1篇刘京涛
  • 1篇江洪
  • 1篇刘丽娟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不同分辨率卫星影像的NDVI数据估算叶面积指数(LAI)——以岷江上游为例被引量:36
2006年
短周期的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大面积估算LAI及季节动态和物候趋势提供了有利工具,但基于高分辨率LAI的遥感估算模型在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上应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与跟踪辐射和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测定了岷江上游流域范围内490块野外调查样地(50m×50m样方)的LAI数据,结合同期较高精度卫星数据(TM)建立了不同植被类型的LAI-NDVI算法,在经过传感器的相对校正后,将这种算法应用到同期分辨率较低的MODIS数据和SPOT VEGETATION数据上。结果表明,30m分辨率的TM LAI的均值为4.53,250m MODIS LAI的均值为3.55,1000m VGT LAI的均值为4.20,随着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总体标准差有增加的趋势,并且LAI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低估,其中MODIS LAI值被低估约22%。但利用TM LAI数据验证MODIS和VGT LAI数据后发现,250m的MODIS数据预测误差在30%左右,1000m的SPOT数据预测误差则高达50%,空间重采样分析表明,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是导致预测误差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岷江流域植被分布破碎化的体现。
孙鹏森刘世荣刘京涛李崇巍林勇江洪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岷江上游归一化植被指数
岷江上游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与生态水文功能模拟
本研究基于“3S”技术和模型模拟的方法,对岷江上游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生态水文功能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空间分析研究:1、基于遥感影像及野外踏查,分析了岷江上游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植被组成的流域景观特征;2、对岷江上游生态系...
李崇巍
关键词:植被组成生态系统水文特征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水截留的空间模拟被引量:21
2005年
通过对岷江上游实地踏查和定位观测研究,结合MODIS遥感数据,利用"3S"技术对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 水截留进行了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植被叶面积指数(LAI)与增强性植被指数(EVI)以二项式关系拟 合效果较好。由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存在的饱和问题,研究采用EVI反演LAI,统计结果表明:岷江上游LAI 值在0-2之间的占28.57%,在2-4.5之间的占63.06%,大于4.5的占8.37%,其中LAI最大值为7.394;从冠层 最大降水截留模拟结果来看:植被较好的地区,如卧龙、米亚罗的植被冠层最大降水截留量较大,而干旱河谷、上游 高山草甸等地的植被冠层最大降水截留量相对较低;附加冠层降水截留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模型验证时以此为 基础,模型模拟的结果较为理想。
李崇巍刘世荣孙鹏森张远东葛剑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植被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
岷江上游景观格局及生态水文特征分析被引量:43
2005年
基于1994年岷江上游TM遥感影像分类,结合6个不同集水区1992、1993、1995年植被生长季降雨、径流及同期NOAA/AVHRR的N DVI数据,构建了植被保水指数作为表征植被生态水文功能分析的指标。并用此对岷江上游6个不同集水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集水区植被组成及景观结构有显著差异;不同集水区植被保蓄降雨能力即保水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集水区景观结构指数与保水指数之间具有很高相关性,其中边界密度、多样性指数与保水指数呈负相关,聚集度指数与保水指数呈正相关。
李崇巍刘世荣孙鹏森葛剑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降雨径流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基于1994年岷江上游TM遥感影像分类,结合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及降雨、温度和土壤等气候环境因子,用“3S”技术对岷江上游植被格局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森林、草地和灌丛分布面积比例差异不大,其中针叶林和混交林斑块形状复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阔叶林和农田斑块形状简单,斑块破碎度化程度较低;郁闭灌丛和草地的斑块聚集度高,景观连通性较好,混交林斑块聚集度低,景观连通性差;岷江上游植被分布及生长与海拔、温度相关性较高,与降雨无明显的相关性.
李崇巍刘丽娟孙鹏森葛剑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环境因子
基于地形和主风向效应模拟山区降水空间分布被引量:70
2004年
在 ANUSPL IN和 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 ,采用岷江流域内及周边地区共计 5 1个雨量站的 1988~ 2 0 0 2年各月连续观测数据 ,模拟产生岷江上游面积达 2 2 919km2的流域范围内月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栅格。为了体现当地季风方向和坡向之间的耦合效应 ,建立主风向效应指数 (PWEI) ,并从 DEM中提取海拔高度形成两个协变量 ,以雨量站的大地坐标位置作为独立变量。降水的模拟采用样条平滑技术 ,利用降水量值和 4个变量的统计关系拟合产生样条表面 ,并进而结合 DEM和 PWEI栅格产生空间分辨率达 5 0 0 m的降水量栅格。依据归一化交叉检验值 (GCV)确定平滑参数 ,并通过多次诊断运行实现平滑降噪 ,提高预测精度。统计结果表明 ,月平均降水量的预测误差变动在 15 %~ 4 2 %之间 ,是现有雨量站分布条件所能实现的较好的结果。雨季 (5~ 9月份 )的预测误差远小于旱季 ,表明东南季风对迎风坡面有明显的致雨效应 ,并因 PWEI的运用提高了模拟精度 ;旱季 PWEI效果不明显 ,降水分配主要依赖地形。和单纯利用海拔高度一个变量相比 ,增加 PWEI可使全年平均预测误差降低 3.0 %左右。
孙鹏森刘世荣李崇巍
关键词:岷江上游降水量插值
小波变换在岷江上游杂古脑流域径流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采用Dmey小波函数对杂古脑(岷江的一个重要流域)水文站41年(1962~2002)的月径流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64月(5.4年)还是在128月(10.7年)的时间尺度上,1962~1978年期间杂古脑流域植被虽然破坏严重,但其径流相对稳定,并略低于多年历史平均;1986~1997年期间径流明显处于上升趋势,表明全球变暖对岷江上游水文动态规律具有重要影响.周期性分析发现,在最近40多年间,杂古脑流域径流出现了多次丰枯交替,次数与时间尺度有关(5年尺度7次,10年尺度3次).这表明在流域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水文效应时应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林勇刘世荣李崇巍葛剑平索安宁陈宝玉
关键词:小波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