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安

作品数:2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人才培养及科研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脏
  • 15篇手术
  • 8篇动脉
  • 8篇先天性
  • 8篇先天性心脏
  • 7篇心脏病
  • 7篇直视
  • 7篇直视手术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体外循环
  • 6篇切口
  • 6篇外科
  • 6篇外循环
  • 6篇灌注
  • 5篇心肌
  • 5篇心肌保护
  • 5篇缺损
  • 5篇矫治
  • 4篇胸骨

机构

  • 22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李建安
  • 22篇严中亚
  • 20篇卢中
  • 16篇郑理
  • 16篇吴一军
  • 16篇王晖
  • 15篇雷虹
  • 14篇程光存
  • 13篇孙云
  • 9篇朱正艳
  • 8篇宋晓蓉
  • 2篇李华宝
  • 2篇李晓峰
  • 2篇姜波
  • 2篇刘晋萍
  • 2篇刘迎龙
  • 1篇李晓红
  • 1篇申运华
  • 1篇程怀兵
  • 1篇董桂福

传媒

  • 4篇第八届华东六...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卫生职业...
  • 3篇中国医药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对未成熟肺体外循环损伤作用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在法乐氏四联征矫治术中的未成熟肺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中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对法乐氏四联征矫正术中未成熟肺的保护作用。 [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选取连续...
李建安
关键词:肺损伤HTK液体外循环肺损伤HTK液体外循环
文献传递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
程光存严中亚吴一军卢中孙云雷虹郑理朱正艳王晖李建安
关键词: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先天性心脏缺损手术治疗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附5例报告)
目的:总结5例心脏移植的经验,探讨心脏移植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6 月施行5例原位心脏移植,5例均为心肌病,其中4例为扩张型,1例为限制型,手术方法均采用双腔静脉法,供心平均热缺血时间为(5±1....
严中亚吴一军孙云卢中郑理雷虹朱正艳王晖程光存李建安
文献传递
环孢素A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PTP)抑制剂环孢素A(CsA)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以及mPTP作为靶目标肺保护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CsA组、低分子右旋糖酐(LMD)组和I/R组。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C(CytC)的含量,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线粒体的破坏情况。结果 CsA组肺组织CytC含量和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明显低于LMD组和I/R组,且LMD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CytC含量均低于I/R组。结论 CsA能够在再灌注早期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I/R损伤肺组织的细胞凋亡,起到肺保护作用。
方前进严中亚李建安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环孢素A
改良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程光存李建安李晓红卢中汤丹丹程明光董桂福
心肌保护是心内直视手术能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体外循环的核心环节。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心肌保护液是St.Thomas液和HTK液。St.Thomas液为冷晶体停搏液,因配置、操作方便,且较为便宜故获得广泛应用。但此停搏液不...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保护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药丹参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在心内直视纠治术中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对100例小儿CPB手术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50例,中度38例,重度12例。CPB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高流量。转流中常规使用硝普钠、凯时,部分婴幼儿使用超滤技术。结果:CPB35~181min,阻断主动脉20~120min,血气分析、电解质监测正常。全部患儿心脏自动复苏,无死亡和并发症。结论:先心病合并肺高压CPB转流中,应特别注意心肌保护、肺保护、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的纠正和扩血管药物以及超滤技术的应用。
程光存严中亚吴一军雷虹孙云卢中郑理朱正艳王晖李建安姜波宋晓蓉权循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
主动脉弓手术中的脑保护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自20世纪50年代DeBakey等首次进行主动脉弓置换至今,主动脉弓手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脑损伤依然是这类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术中必须的脑血流阻断所造成的缺血性损伤,以及手术操作引起的脑栓塞。迄今仍没有公认的最佳脑保护方法,现对各种脑保护方法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建安严中亚
关键词:主动脉弓手术脑保护
肺动脉灌注HTK液在法氏四联征矫治术中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对法氏四联征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法氏四联征患儿24例随机分为肺动脉灌注组和对照组各12例,检测手术前、后的氧合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结果: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其灌注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灌注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体外循环后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灌注组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的发生,提高法氏四联征矫治术后患儿肺换气功能,改善预后。
李建安刘迎龙刘晋萍李晓峰
关键词:肺损伤HTK液体外循环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方法:10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充白蛋白并附加人工肾超滤,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60~1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20min,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自动复跳86例,电击19例。结论:手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低手术后的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程光存严中亚吴一军雷虹孙云卢中郑理朱正艳王晖李建安姜波宋晓蓉权循炎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瓣膜置换心肌保护
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对心肌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观察含钾温氧合血持续和冷氧合血间歇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疗效。方法 室间隔缺损20例随机分为含钾温氧合血持续灌注组(温血组)与含钾冷氧合血间歇灌注(冷血组),每组各10例,检测体外循环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6h、再灌注后24h外周静脉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动脉阻断即刻与开放主动脉前分别取房间隔组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再灌注后各时点外周静脉血CK、CK-MB温血组较冷血组低(P〈0.05);温血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轻微。结论 含钾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显示优越的心肌保护作用。
卢中严中亚孙云吴一军郑理王晖李建安程光存
关键词:心肌保护肌酸激酶同工酶类心肌超微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