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3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4篇地下水
  • 3篇地下水资源
  • 3篇水资源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地下水埋深
  • 2篇农业
  • 2篇县域
  • 2篇埋深
  • 2篇黄淮
  • 2篇黄淮海
  • 2篇黄淮海平原
  • 2篇灌溉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地下水位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中国防卫科技...

作者

  • 10篇李新波
  • 7篇郝晋珉
  • 4篇张富刚
  • 4篇丁忠义
  • 2篇路鹏
  • 2篇侯满平
  • 1篇胡春胜
  • 1篇覃莉
  • 1篇牛灵安
  • 1篇杨君
  • 1篇沈彦俊
  • 1篇李涛
  • 1篇董宝娣
  • 1篇姜广辉
  • 1篇孙宏勇
  • 1篇侯湖平
  • 1篇李宇
  • 1篇李旭霖
  • 1篇胡克林
  • 1篇姜光辉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渍化改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被引量:10
2005年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曲周县统计资料和地下水资料,分析了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盐渍化改造区以农业为主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快且土地用途转移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耕地灌溉率、复种指数、耕地灌溉面积、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和蔬菜产量对地下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是引起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标准,曲周县浅层地下水开采区是基本平衡区,深层开采区属于中度超采区。为实现盐渍化改造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当降低土地利用集约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李新波郝晋珉丁忠义李宇路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产函数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埋深
盐渍化改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盐渍化改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文章首先简单地评价了曲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然后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该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地统计学和GIS揭示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时空演变规律,并阐述了...
李新波
关键词:土壤改良地下水资源
文献传递
黄淮海平原县域灌区灌溉管理质量时空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灌区建设与管理具有公益性、可经营性、垄断性、政策性、学科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用水,尤其是平原区地下水灌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此,针对平原区灌溉管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选取了灌溉水利用系数等9个指标,提出了具体的评价灌溉管理质量和措施的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曲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指标和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评价县域灌区管理质量;从1980年以来,曲周县各乡镇灌溉管理质量越来越好;曲周镇的管理措施比其它乡镇更加得力。最后,分析了管理质量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了建议。
杨君郝晋珉李新波张富刚侯满平
关键词:灌溉管理黄淮海平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被引量:24
2005年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全的政策建议。
丁忠义郝晋珉李新波张富刚侯湖平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耕地资源均衡度
集约化农业生产区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被引量:10
2008年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实测河北南部平原—曲周县1990和1999年两个时期地下水埋深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的平均埋深分别为4.64m和9.81m,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3.6km和10.4km,呈递减趋势。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导致了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呈南深北浅的趋势。从1990年到1999年,地下水埋深具体变化为>9.81m的区域从无增加到324.0km2,<4.6m的区域从281.8km2减少至15.3km2。地下水大量开采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是该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李新波郝晋珉胡克林路鹏牛灵安
关键词:集约化农区地下水埋深地统计学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193
2005年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规律特征,用来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秩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6-2002年中国大多数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包括福建省、河北省等,而以辽宁省、四川省为代表的10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以安徽省下降最为显著;(2)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明显的递减趋势,其中上海市、北京市最高,甘肃省最低;(3)人口变化是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最独特、最具活力的驱动力,政策、经济和技术因素是重要的外部驱动力。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张富刚郝晋珉姜广辉丁忠义李新波李涛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驱动力
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蒸散量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分析被引量:27
2007年
应用Penman—Montieth、Priestley—Taylor和FAO-24 Blaney—Criddle3种方法计算了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对计算结果和利用实际蒸散量计算的作物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nman—Montieth公式和FAO-24Blaney—Criddle公式估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结果相近,而Priestley—Taylor方法结果偏低;在不同公式基础上计算的作物系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Penman—Montieth公式为基础计算的作物系数比较合理,FAO一24Blaney—Criddle计算的作物系数在4月到10月之间比较合理,Priestley—Taylor公式计算的作物系数偏高;在分析了多年作物系数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分年型下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冬小麦和夏玉米季的灌溉需水量分别在270~400mm和O~330mm之间。
李新波孙宏勇张喜英沈彦俊董宝娣胡春胜
关键词:太行山山前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作物需水量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模式探讨被引量:17
2004年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平原农业态势及其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知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理论上拟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研究了结构调整的4大重点: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农业结构调整;以曲周模式、禹城模式、睢宁模式及环渤海模式等典型模式为例实证了结构调整对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农业乃至全国农业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侯满平郝晋珉李新波覃莉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
盐渍化改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李新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
县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被引量:52
2005年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建立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对曲周县域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曲周县土地利用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间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水平低下,与生态环境效益相比,其社会经济效益略显滞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的库兹尼茨曲线进行区域土地利用模式的选择,表明曲周县土地利用应选择跨越式发展模式,即沿着库兹尼茨曲线中的NSFYPW轨迹曲线发展。
张富刚郝晋珉李旭霖姜光辉丁忠义李新波
关键词:指标体系跨越式发展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