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洲

作品数:4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麦冬
  • 3篇皂苷
  • 2篇短葶山麦冬
  • 2篇山麦冬
  • 2篇总皂苷
  • 2篇活性
  • 1篇学成
  • 1篇血栓
  • 1篇血栓疾病
  • 1篇药材
  • 1篇皂苷含量
  • 1篇粘附
  • 1篇脂溶性
  • 1篇脂溶性化学成...
  • 1篇水提
  • 1篇水提物
  • 1篇糖链
  • 1篇总皂苷含量
  • 1篇蒽醌
  • 1篇甾体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作者

  • 4篇余伯阳
  • 4篇李林洲
  • 2篇寇俊萍
  • 2篇田友清
  • 1篇徐珞珊
  • 1篇朱丹妮
  • 1篇严永清
  • 1篇刘楠
  • 1篇吴弢
  • 1篇程志红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鲁斯可皂苷元及其皂苷在制备防治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鲁斯可皂苷元和/或鲁斯可皂苷元与糖链结合形成的苷,包括麦冬皂苷,在制备防治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鲁斯可皂苷元母核为抗血栓作用重要活性结构,糖链有促进活性作用,所述皂苷元及其苷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少,临床使用安全,且标本兼治...
寇俊萍田友清李林洲余伯阳朱丹妮严永清
文献传递
短葶山麦冬水提物及其主要有效部位和成的抗炎活性(英文)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短葶山麦冬水提物((Lm-a)、总皂苷(Lm-s)及主要成分Lm-3的抗炎活性,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或组胺诱导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Lm-a,Lm-s和Lm-3灌胃给药的体内抗炎活性;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佛波酯(PMA)诱导的髓样白血病细胞(HL-60)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黏附模型,考察Lm-3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单次灌胃给予Lm-a(336和672mg.kg-1)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Lm-s和Lm-3(23.2和4.6mg.kg-1,相当于Lm-a672mg.kg-1)对上述炎症模型显示相似的抗炎活性;相当于短亭山麦冬4g.kg-1生药量的Lm-a、Lm-s及Lm-3均明显抑制组胺致小鼠足跖肿胀;Lm-3(0.01、0.1和1μmol.L-1)体外显著抑制TNF-α或PMA诱导的HL-60与ECV304细胞的粘附作用,提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蛋白激酶C通路等有关。结论:短葶山麦冬具有显著体内外抗炎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和成分为总皂苷和Lm-3,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
田友清寇俊萍李林洲余伯阳
关键词:短葶山麦冬总皂苷抗炎细胞粘附
比色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总皂苷含量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探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对短葶山麦冬药材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一种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茴香醛比色法进行试验条件的优化,以短葶山麦冬中主要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短葶山麦冬皂苷C为指标性成分,考察显色剂浓度、反应温度、显色剂体积、反应时间等四因素,优化显色条件。结果优化条件后,测得结果为福建泉州产短葶山麦冬中总皂苷含量为1.4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结果以文献方法—高氯酸比色法验证可靠。结论采用此种比色方法结果较为简便、可靠,能够用于短葶山麦冬总皂苷含量测定,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
李林洲余伯阳
关键词:甾体皂苷
中药麦冬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 研究中药麦冬 (Ophiopogonjaponicus)块根的脂溶性成分 ,为全面反映麦冬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 2 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 ,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麦冬块根的醋酸乙酯部位分得 16个脂溶性成分 ,其中包括 7个高异黄酮类成分即甲基麦冬黄烷酮A(Ⅰ ) ,甲基麦冬黄烷酮B(Ⅱ ) ,甲基麦冬黄酮A(Ⅲ ) ,甲基麦冬黄酮B(Ⅳ ) ,2′ 羟基甲基麦冬黄酮A(Ⅴ ) ,6 醛基异麦冬黄烷酮A(Ⅵ ) ,5 ,7 dihydroxy 8 methoxy 6 methyl 3 (2′ hydroxy 4′ methoxybenzyl)chroman 4 one(Ⅶ ) ;2个蒽醌类成分即大黄酚 (Ⅷ )和大黄素 (Ⅸ ) ;3个酚酸类成分即香草酸 (Ⅹ ) ,对羟基苯甲醛 (Ⅺ )和对羟基反式丙烯酸 (Ⅶ ) ;2个萜类成分即龙脑葡萄糖苷 (Ⅷ )和齐墩果酸 (XIV) ;2个有机酸类成分即壬二酸 (XV)和正二十三烷酸 (XVI)。结论 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Ⅷ~Ⅻ ,XIV~XVI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蒽醌类 ,三萜类以及酚酸类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程志红吴弢李林洲刘楠余伯阳徐珞珊
关键词:麦冬蒽醌
共1页<1>
聚类工具0